艺术品拍卖市场岁末回首与展望

标签:
艺术品拍卖市场2014回首季涛 |
分类: 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史话 |
应《京华时报》之邀而作,刊登于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春天伊始,拍品“征集难”的问题就更加尖锐地摆在了所有拍卖行的面前。藏家们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上涨时对送拍的恐惧,前几年高位买进艺术品“被套”后的惜售,藏家短线投资意识逐渐转向长线收藏,收藏家频频建立私立博物馆等等现象,都使得艺术精品在拍场上难得一见,其导致的结果是:春拍中高价位成交拍品的数量也极度萎缩。其中,以6267.5万元成交的黄宾虹《南高峰小景》成为了春拍最高价,也带来了黄宾虹作品价位的快速上涨。
内地秋拍的总成交额比起春拍似乎有所下降,但拍场的亮点却频频出现。
首先,12月2日,乾隆皇帝御笔书法《白塔山记》在保利拍卖夜场以1.1615亿元成交,成为2014全年唯一的过亿拍品,也是2009年以来内地第34件过亿元的拍卖品;西泠拍卖推出的“青铜礼器专场”吸引了海内外藏家到场,十六件青铜器,不仅百分之百得以成交,总成交额近4000万,青铜器拍卖有助于向大众传播青铜文化,对于促进青铜器回流也具有积极意义;上海佳士得首次推出“中国当代设计专场”就大获成功,总共20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2100万元,这样的完美成交必然调高了业界对这一市场未来的期待;2014年,在各个拍卖场上,一批“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市场热捧,显示了市场仍然热衷于发现新人,寻找“原始股”和“价格洼地”的新尝试。
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蘇富比的春季拍卖会上,以2.8124亿港元拍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国内影视大亨王中军在纽约蘇富比的拍卖会上,用3.77亿元人民币买到了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1月26日,刘益谦再次出手,以3.48亿港元买到香港佳士得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他在微信上“任性”的感叹迅即成为了社会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