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西安中拍协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8-09-22 21:29:36)
标签:

研讨会

中拍协

拍卖

恶意串通

财经

分类: 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理论与实践

       如何事先发现和预防拍卖场的恶意串通

拍卖场的恶意串通行为不是什么新鲜事,很早在国际上就存在了。我们在介绍苏富比拍卖行的书里就已经看到相关的描述,在英国的艺术品拍卖场上,早就有“集团标”这样的名词和串通现象。

在我国,拍卖场恶意串通最早大致出现在2000年前后的浙江、广东,当时主要涉及的拍卖品为机器设备和破产企业等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拍卖串通的恶习就由南往北向江苏、上海及中国北方蔓延,大约3年前传染到了北京,而涉及的拍卖品也扩散到机动车、房产、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方面。恶意串通现象有时更恶化成为黑恶势力的介入,他们依靠威胁、恐吓其他竞买人使事情向着刑事犯罪的方面演变,全国各地都已经有了将拍卖场上的黑恶势力关进监狱的案例。这次中拍协组织召开的“防范拍卖恶意串通的理论研讨会”开得非常及时,该是大家总结经验教训以联合对抗恶意串通的时候了。

一般认为,最适于串通的拍卖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通用设备领域,象机、车、刨、铣、钻床、注塑机、印刷机等的拍卖领域;

2、一些地方国有或集体企业的破产资产以及其厂房、设备等的拍卖;

3、人民法院委托的车辆、房产的拍卖;

4、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拍卖;

5、比市场价格明显便宜的其他拍卖品的拍卖等。

    我以为,事先尽早发现拍卖场恶意串通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注意点在拍卖品领域,根据上面的叙述,对于上述资产的拍卖,拍卖企业要事先引起高度注意,做好充分防范。其次,要将拍卖品的保留价与市场价位间的差价心中有数,价差足够大时要引起警惕。目前,拍卖企业的业务水准不够高也是防范不力的原因之一,我们的企业常常十分熟悉房地产、机动车的市场估价,但却对机器设备、破产企业资产的评估没有把握,常常是在拍卖品展示后才从准竞买人那里得到消息,甚至很多时候到了拍卖会上也没搞明白,我们需要加强企业在资产评估这方面能力的训练。第三,要对公司的客户进行细致的分析,哪些是好买家,哪些是“串串”(即习惯串通者),哪些是主动“串串”,哪些是被动“串串”,哪些是采取武力威胁的黑恶势力?根据不同的分类划分,建立企业的“黑名单”,确定对不同人群的招商或应对处理方式,针对不同拍卖品确定招商群体。

对于拍卖场恶意串通预防或抑制的途径,首先要做到两个保密:1、保留价甚至起拍价的保密,可以公布参考价,设置一个价位区间,比如10万元——15万元之类;2、竞买人资料和竞买报名人数的保密,即做到给各个客户办理的竞买资料互不暴露,预展单看、手续单办,不开全体“培训辅导大会”等等。其次,为防止“串串”们蜂拥而至办手续,可以进行预展登记,没看预展的人限制办理竞买手续、不能代办手续,或加大竞买保证金数额、收取门票等等,但这样也同时增加了拍卖企业的工作负担。对于“憋着”降价的串通者,要适时释放“烟幕弹”,说明不会再降价或者流标后将被收回等等。另外,要及时瓦解串通联盟,保护真正的买家不被“串串”们“带坏”,单独给他们安排时间、通路等等,或者帮他们委托竞投、电话委托等。拍卖企业还要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公司员工被“拉拢”串通或工作渎职。

在防范拍卖“恶意串通”中,要注意这样几对矛盾:

1、正常拍卖经营与抑制“恶意串通”之间的冲突。要预估“串串”们可能

带来的企业形象和经济上的损失与抑制“恶意串通”可能带来的工作负担和成本之间孰重孰轻,对大小标的的“防串”处理上应有所区别。

2、辨别真实买家与“串串”之间的区别。在拍卖品招商时要有的放矢,即不能惊动了“敌人”,又要广泛招商来找到“朋友”。

3、价格保密与吸引招商之间的矛盾。既不报出起拍价,又要告诉客户拍卖品很便宜,这需要拍卖企业动一番脑筋。

    4、将防范“恶意串通”的出现与防止更多的“分钱串串”蜂拥而至,人多添麻烦以及与防止恶势力进入在防范手段和拍卖运作上加以区别。

    在“防串”问题上,还要事先重视各个拍卖文书的处理,防患于未然,面对可能发生串通的可能,每个文书的制定都要为后面的应对及改变做好伏笔。比如,拍卖公告中对起拍价、拍卖方式等要尽量不涉及,拍卖规则中不描述拍卖师的主持方式,与竞买人签署《竞买协议书》以迫使对方举牌竞价,密封递价拍卖的文件的事先准备,委托竞投文件的事先准备以及成交确认书的内容设计等等。

    总之,拍卖场上的串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竞买人与拍卖人之间的一种博弈与较量,我们要充分理解“恶意串通”带给其他拍卖当事人的损害,提高资产评估水平和防范应变的能力,尽量早地将“串通”现象扼杀在摇篮里。拍卖企业也要尽量获取工商、公安以及委托人的支持和协助,保障拍卖活动的顺利进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