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米

(2023-08-25 10:42:15)

啃着昨天买的玉米,昨天中午出去吃饭,在超市顺便就把晚饭菜买了。这种感觉很亲切,好像回到在花园中学的时候。那时没有课的时段,女教师们会约着一起买菜,或者买一点零食。办公室总是充满生活气息,我很喜欢,这是教师生涯当中唯一回忆起来甜美的事情。

买了玉米,到四点钟的时候觉得有点想吃,便拆开包装准备煮玉米。拆开来,其中一根居然是瘌痢头,瘌痢头的部分朝里,买的时候看不见。中国人的那点聪明,都用在这个地方。剩下的部分智商就只够去抢盐了。笑笑的溧阳亲戚里,最有钱的那家,平常开跑车的,这一次囤了30包盐。

煮了三根玉米,还有一根,放进冰箱,不知道何时才会吃(可以煮排骨汤,先要为其配上排骨)。煮好的昨天也没吃掉,今天把剩下的一根也是最大的一根吃掉了。因为没有放冰箱,吃的时候就有心理障碍,老觉得吃进去的每一口都会导致我胃疼。

当然什么都没有发生。

玉米的瘌痢头,我是很熟悉的。我唯一种过的玉米,就是瘌痢头。那时候在塔集,一棵自出的玉米长大。我当宝贝一样供起来,每天浇水,还在根部放鸡蛋壳。爸爸教过一点《农基》,知道授粉的道理,就跟我说,一棵玉米是结不出的,玉米必须一片一片地长,才有相互间的传粉。我说,风也许会把远方的粉吹过来。爸爸说:那你就试试看,但是做好了长不出玉米的心理准备。

后来玉米长大,也像模像样地抽出穗,结出了一个瘌痢头。我永远记得那个瘌痢头。

笑笑看着玉米的瘌痢头,产生了密集恐惧。被她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是会密集恐惧的。这事不能多想,多想了看什么都密集都恐惧。

这篇并不是专为写玉米,所以就此打住。我现在似乎已经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什么都有本事洋洋洒洒来一篇,从历史甚至什么都能扯到地方史地讲开去,牵到今天,牵出文化,当然是泛文化。写这样的文章还是很好玩的。因为这样的文章写多了,我的写小说的能力明显在退化。

爸爸去世之后,重新写起了新诗。

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有一群小孩子,一起写诗,写了一本又一本。很想读一读当年我写的诗,那时候那么幼稚,又那么可爱,有那么多的感情。爸爸去世之后,我才知道我有那么多的感情。昨天在单位门口看见一个轮椅,上面坐着一位白发秃头的老人,想起我的爸爸。我去问他需要帮助吗,他说不需要。其实他长得一点都不像我的爸爸,只是轮椅罢了。爸爸如果在,我会给他做好吃的,带他出去玩。今天我收藏了一个邮轮游的公众号,那年盛情邀请爸爸妈妈坐了一次邮轮,他们都很喜欢。虽然,当年我的体验一点都不好,当年我决定以后再不邀请他们一起出来玩。不要做这样的决定啊,永远不能做这样的决定。

写诗不是为了分行

只是分行的表达

有着更深情的节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开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