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浩俊:且慢对税收政策调整下否定结论

(2009-11-28 22:26:11)
标签:

财经

谭浩俊:且慢对税收政策调整下否定结论

谭浩俊

近日,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如果没有确定,交通补贴则按补贴全额的30%作为个人收入扣缴个税,通讯补贴则按补贴全额的20%作为个人收入扣缴个税。

此政策一出,立即受到了多方质疑,认为是对职工收入的又一次挤占,会进一步影响职工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影响国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评价此项政策的对错与否,关键要看政策制定者的真实意图。如果出台此项政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那么,这项政策就是一次不明智的决策。相反,如果是为了调节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更好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推动经济的复苏,那么,此项决策就是明智的、可取的。

众所周知,目前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国有企业,不仅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也高,能够享有较高住房、交通、通讯等方面补贴的,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其他类型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很少有这方面的补贴,即使有,也非常有限。

所以,从这方面看,出台补贴征税的政策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有效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平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水平也是有效的。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此项政策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可以有效平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关系,还可以对促进经济复苏发挥积极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由于政府投资的单兵出击和信贷资金的巨额放量,在促进经济企稳向好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继续依靠信贷投放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且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盲目退出,风险更大,极有可能前功尽弃,使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何在继续刺激经济复苏和防止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通道,是目前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选择。很显然,灵活有效地使用税收杠杆,对经济复苏关系密切的外贸出口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居民消费等继续实施鼓励政策,或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将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政策选择。它既可以继续对经济进行促进,也可以减少和化解许多风险。

当然,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的局面,继续依靠增加赤字来对经济进行刺激和扶持,也是不太现实的,而必须通过税收结构的调整、政策的调整来增强税收的调节功能。因此,出台补贴征税的政策,弥补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出现的缺口,也是可行的。关键是,以此增加的财政收入,必须用到对经济复苏的推动中去,而不是用于增加行政机关的人、车、会、费等方面。

同时,在调整税收政策,积极寻找扩大税基的基础上,要继续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把好行政经费闸门,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开支,以此来减少财政收支压力,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如果增收而不节支、开源而不节流,也是很难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的。

总之,对此次税收政策调整,应当客观对待。如果税收的调节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税收政策得到合理使用,对于货币政策的选择,也会更加灵活和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