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小企业生存难题?
(2008-08-05 22:09:06)
标签:
财经 |
谭浩俊
据初步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8月4日《广州日报》)
中小企业是公认的民本企业、富民企业,承载着职工就业、收入增加的历史重任。但是,仅仅半年时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这还不包括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否则,问题更为严重。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下半年这种状况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必将对职工就业、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中小企业的生存难题能否破解呢?如何才能破解呢?
首先,各级政府一定要有中小企业这根弦。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服务企业的重点在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政府应当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放在为中小企业服务上,为中小企业解决难题上。但是,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精力却都在大企业、大项目上,招商要招大的,扶持要扶大的,帮助也要帮大的。对中小企业可以说很少过问,即使过问,也仅仅凭与企业老总个人的关系、个人的感情,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上半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表面看是宏观环境的影响,实质是政府不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想破解中小企业生存难题,首先政府必须要有发展中小企业这根弦,要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对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真心实意地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第二,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实践证明,政策的阳光雨露洒到哪些企业,哪些企业就得到了较好的生存空间,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相反,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这些企业就难以生存,更别说发展。垄断企业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大企业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外资企业有特殊政策的照顾,所以,这些企业发展的状况都比较好。但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各级围绕中小企业出台的一些政策,只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实质形同虚设,中小企业一直处于政策的边缘地带。中小企业完全依靠自己打拼天下,拼得好,生存时间长一些,拼得不好,立马从市场消失。所以,要想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国家必须出台强制性的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存与发展中的难题,并确保这些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中小企业的生存才有可能、发展才有希望。
第三,要为中小企业搭建平等的融资平台。谈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离不开融资这个话题。事实上,融资难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发展萎缩的最直接原因。一方面,绝大多数金融企业以防范金融风险、降低运营成本为借口,抬高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减少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民间借贷不仅融资成本高,而且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控制。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把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堵死,中小企业还如何生存呢?所以,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就必须破解融资难这一难题。但是,在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和服务理念下,指望金融企业转变观念,为中小企业服务,那是一厢情愿的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唯一出路,就是组建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创业银行和规范开放民间金融,并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给中小企业一个融资的通道,生存的输血管。
第四,要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小企业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税收负担却越来越重,各种收费、检查、罚款、赞助等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负担,大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有地方政府这把保护伞“罩”着,相关的执法部门、权力部门不敢轻易对其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和拉赞助。相反,中小企业由于无人“罩”着,对各种检查、罚款和收费不敢有半点怨言,否则,会遭来更多的麻烦。所以,要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解决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拉赞助的问题,让中小企业能够有一个心情不太沉重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