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怀特海的《自然的概念》
(2023-09-10 15:48:17)分类: 读书 |
读怀特海的《自然的概念》
在我的思想里面或者就我的认识而言或者我倾向于,或者说我以为所谓的“概念”大约是人为的东西,相对而言,所谓的“观念”则是自然的东西,属于人的一种能力。就书名——“自然的概念”,可以是关于概念的讨论,以“自然”限定“概念”这个主词;也可以理解为讨论的是“自然”,以“自然”为主词,给出一个关于“自然”的概念。关于怀特海的这本《自然的概念》的情况,我以为属于后者。这本《自然的概念》和我读到的所有怀特海的可归于所谓的哲学书来说一样都是演讲词的汇编,可能经过修缮,至于程度,我不知道,也无从猜测。关于阅读的感觉,在我这里和读他的其它书也是样的无味。以至于我甚至强化了一种印象或认识:自己糊涂的东西是说不明白的,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一个不可能的事件。
关于“自然”的常识在我的印象里是与“人为”相对而言的,这样似乎容易理解一些,也并非存在所谓的不严谨。但怀特海的表述我感到别扭:
“自然是我们通过感官在感知中所观察的东西。在这种感觉--知觉(sense-perception)中,我们意识到某种非思想的并对思想来说是自我包含(self-contained)的东西。这种对思想而言的自我包含的特性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这意味着,自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间的相互关系不需要“它们是被想到的”这一事实的表达。
“因此,自然在某种意义上是独立于思想的。这样的表述并不是要发表形而上学的声明。我的意思是说,可以在不想到思想时想到自然。于是,我会说我们正“同质地”想到自然。
“当然,想到自然时也可以联想到自然被想到这一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说我们正“异质地”想到自然。事实上,在最近几分钟内我们都一直在异质地想到自然。自然科学只涉及关于自然的同质思想。”
我读的这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出的2011年9月第1版,书后没有索引,我参考下在本书的其它地方在提到“同质思想”和“异质思想”时使用的是homogeneous和heterogenous。我想也许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可以意会的对应关系,在界定作为概念的“自然”之名时所采用的也是排除法,即摆脱人自己的一些东西,使所谓的自然获得一种独立性。这似乎是可理解的,由人在其中的世界里面把人除去,这在思想里或者说通过想象大约是可以做到的,但这也只是想象或者假设,无论如何人一直在呢。
许多东西我不想一一细说,我不是也不想研究怀特海的思想,只是一般了解下或者只是有读他的几本书的念头而已,想读就读,不想读就放下,就这么个事。读怀特海的东西的过程中,我的感觉是不好的,没有获得阅读的愉悦感,这是我清楚地感觉到的东西,真切的感觉。当然还有别的:我隐约地感觉到他的基督教的背景和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的所谓西方哲学家“同质的”思想倾向甚至模式,有点机械主义的意味,我不喜欢带有什么“主义”的称谓或者给人随意地扣帽子,但我说不好,一种感觉而已。他的所谓的“事件--粒子(event-particles)”或可作为一个例子,说明我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无本之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小众的所谓的专业术语注定是短命的,我在这里联想到威尔伯推崇的阿瑟·凯斯特勒造出的“全子(holons)”,他自己后来也不提了。
所谓的哲学家们都看重柏拉图的对话,而忽视他的书信。其实,柏拉图的对话只是他的作品而已,所反映的是他的思考,我的感觉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并不确定的东西,而且都是借别人的口说出来的,也只代表他的思考而已。其书信或许更能反映或者代表他的所谓真实的思想和思考。西方的思想的脉络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一个大的转折,我所看到的是几乎没有人真正的理解柏拉图,更不用说老子了,我敢肯定怀特海没有读过《老子》。另外,怀特海跑到美国去研究所谓的哲学,我不认为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前一篇:读怀特海的《思维方式》
后一篇:读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