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颖的《五运六气探微》
(2023-06-08 21:09:08)分类: 读书 |
读苏颖的《五运六气探微》
杨颖的《五运六气探微》看上去很像教材讲义之类,与作者身为教师的角色颇为相符。就其对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在叙述上是清楚明白的。但国产的教材讲义之类,从其叙述的典型性来说,至少在布局上是面面俱到,在风格方面却不是探索性质的,这一点与本书的书名不无龃龉,作为教材讲义是需要讲的,在讲述或讲课时自会有内容加入以丰富课堂,而其本身难免意犹未尽,有点浮于名,也就是从名到名,这是一个印象,也可以理解。以教材讲义之类论之,这是一本不错的教材或者讲义。本书所讲的问题是关于五运六气的,即其内容主要是解说性质的。关于解说或解释,有一个印象:就是这个释,有稀释的意思。而稀释了的东西自然相较于其被稀释的东西为淡,味道不足了。好在有引文或者找来《灵枢》和《素问》原书对照着读以玩味。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几个问题:
一、关于经史子集的称经或者归经的问题,本书所涉及的就是所谓《黄帝内经》。所谓的《黄帝内经》是由两本书系《灵枢》和《素问》组成,即是说《黄帝内经》这本书原来是有名字的。称经大约是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事,儒家有经,以经为高为要;别家亦要有经,以提高自己,其实是中了儒家的道,俗气而已。不仅如此,还失去了原意,《灵枢》和《素问》多好的书名啊,灵之枢、素之问,多么值得玩味琢磨,而《黄帝内经》之名让原意丧失殆尽,重名而轻实,取名而舍意,实在是舍弃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比附跟从所谓的主流,得不偿失。称《老子》为《道德经》也是。
二、关于“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之说。“天人相应”说自是不错,看看、想想草木就可了然;而“天人合一”之说则是一句屁话,儒之一脉的硬说而已。
三、关于五行和天干地支纪年的六十年周期与五星的关系。
1、五行与五星: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与相应的四季的排布恰与五星与太阳的距离的远近相对应,这里的土指地球。五行中关于土相对而言是复杂的,我想其有两指:一是地球,另一是指土星。
2、天干地支纪年的六十年周期及五运六气与五星的公转周期的对应关系:水星的公转周期约为88天,0.24年;金星的公转周期约为225天,0.6年;地球是365.26天;火星约为687天,即约为1.88年,接近2年;木星约为11.86年,接近12年;土星约为29.45年,接近30年;其最小公倍数是60,即六十年的周期。我想这不是巧合。当然,五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时时是变化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3、关于三体问题:所谓三体即日、月和地球,日、月的运行及其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对地球的影响人们承认并且已经知道很多,古人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人在地球上,所有的认识都是人的认识。所谓阴阳五行与日月五星脱离不了关系,也无非日月五星与地球的关系。人们知道也最熟悉的周期有三个:地球自转一周是为一天,一昼夜,即所谓的日周期;月亮虽小,但距离地球近,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为一个月,这是个周期,月周期;地球作为太阳的卫星之一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为一年,这也是个周期,年周期,所谓年复一年。人及地球上的一切众生的活动或者反应均与这些周期相应,这是清楚明白的,但把五星的问题加进来,情况就有些复杂了,但不是不存在。
前一篇:读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