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
(2023-05-29 21:23:28)| 分类: 读书 |
读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
这本书是据说是普利戈金在他所研究领域——化学热力学甚至最后关乎时间观念的具有哲学意味的一部经典,从书名便可略见一斑,我就是冲着书名读的,总算笨笨磕磕地读完了,里面涉及许多没有学过和忘却了的数学公式甚至符号。不过大体上对他想说什么有些了解,也促使我想一些问题。
我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本,内容很丰富,前有序言、导读后有若干附录。目录看上去就很吸引我:绪论——物理学中的时间;第1章章名也是物理学中的时间;上篇——存在的物理学,含两章;第2章——经典力学,第3章——量子力学;中篇——演化的物理学,含三章,第5章——自组织,第6章——非平衡涨落;下篇——从存在到演化的桥梁,共四章;第7章——动力学,第8章——不可逆过程的微观理论,第9章——变化的规律,第10章——不可逆性与时空结构。接下来不仅有四篇专业性很强的四篇附录ABCD外,编者加了四篇附录,对理解也有帮助:分别是作者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奖词和演讲词和在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的演讲词及作者的中国同行对作者及其工作的介绍。
作者在”序(代导读)“中说”本书是论述时间问题的“,但给我的感觉是主要说的是时间性,一种对所谓的时间作为观念的理解为基础的解说,或者说作者把他对时间的这种理解带到对有关的问题重新审视当中,并尝试找到所谓的数学上的根据。我想到我正在读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顺便说一下,听别人说不行,许多东西需要自己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读牛顿的这本书时,满脑子是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之类,其实牛顿根本没那么说。我在这里想到的是关于所谓数学、哲学(自然哲学)、科学三者的关系及其所谓的特点,所谓的西方人的思维的路数(子),及其对人怎么认识的认识问题。把许多造成我的疑惑的一些问题贯穿起来把它们打通,现在觉得有点要通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两个人对我有启发:一个是王东岳先生,一个是刘丰先生。前者在对亚里士多德一脉的路子的认识上,后者在关于对所谓维度的认识上给我以启发。所谓的数学在人的认识上不能归于科学,也不能归于哲学,它是另一个门类,另一种类型,它是封闭的,而后来者相对而言是开放的;它是人的认识的锚地,人是要把自己的认识的固定的锚抛到数学里边的,然后才能获得一种安心。牛顿如此,本书作者亦是如此。
作者所提出的所谓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共同机制和规律。严格的讲,我们所划定的所有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其结构严格的讲,都是耗散结构;其行为严格地讲都是非线性灯,描述其行为的方程严格来讲都应该是非线性方程。或者说耗散结构理论更贴近我们所面临的所谓现实,但也仍然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是关于名的,作者在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演最后一句说:”我相信,时间概念的这种多样化会使理论物理和理论化学与研究自然界其他方面的学科更好地结合。“时间在人的认识当中并不如人们所以为的那样可以或者可能严格遵循同一律,其它,几乎所有观念也一样,也许由此之故,除了数理逻辑别的任何所谓的逻辑都很难通,人怎么也成不了机器,机器怎么也成不了人。
后一篇:读苏颖的《五运六气探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