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2022-08-07 21:08:24)分类: S城 |
秋,似乎如约而至。昨天我还在期望“立秋”,今天就真的立秋了,有点慌惚,有点不真实,又真真切切。
几度春秋?春,几度,我不知道或者忘了;秋或者可说是一度——昨天室温31度,今天30度(按温度计所显示的),感觉凉快些,尽管还会流汗;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果然下了雨;昨天还在想:老天怎么表现秋的来临,怎么体现那个“恒”,怎么从昨天过渡到今天,怎么从炎热转变为凉爽,哪怕一度;天自有天自己的办法,以人的视角看去,天有天自己的智慧,它用下雨完成从夏至秋的转折,宣告秋的来临,尽管每一天与其接下来的每一天是连续的,其分和所有的所谓分一样,由人。其实,这也是再一次对人告诫:没有必要想那些用不着的东西,该来的总会来,与人的期望无关;但人总会期望,并不会因此就不期望。很多时候,人就是这么事儿事儿的。
在今天,关于秋最初意味着什么已经很难追索,不过立秋之后的秋高气爽,不再酷热难耐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让人更加对天之恒不疑。秋之所谓,乃人之谓,人话只能说给自己听。在“人”出现之前,地球就是在转着,大抵与今天的转之不同仅在于人之所知与不知之间。
想起小时候割柴火。立秋之前割不成柴火,割的柴火不成柴火,割的草啊蒿子晾不干,会腐烂,晾不成能烧火的柴火,割来的东西只能沤肥,也叫压绿肥。勤快的农家会在夏天雨季来临之前在地头挖一个或大或小的土坑——即是所谓粪坑,根据自己家田地的大小估量粪肥需要量的多少决定粪坑的大小。我挖的一般约深一米左右,十米见方。在雨季,粪坑自己会充满水,陆续往坑里投入人粪尿、牲口鸡鸭的粪便、割来的青草,这些东西在一起沤,也是发酵的过程。发酵厉害的时候,粪坑里的水变为深绿色,不住地冒泡。雨季过后水渐渐蒸发,在没有完全蒸发时用铁锹抢草皮,把草皮倒扣过来盖住粪坑表面,剩下的事交则给时间,等待草皮下的肥料充分发酵。上冻前把粪坑里的粪起出来堆成粪堆,等待严冬和霜雪的培养。待到来年春天开化之后,才把粪堆划开,用耙子和二齿钩、铁锹将粪捣碎再抟成新的粪堆,经过春风和春天的阳光的最后抚育,农家肥就练成了,可用作庄稼的底肥。
说来也怪,事儿就是相辅相成的或相反相成的,立秋之后割的东西难沤成肥料,不易腐烂和发酵,却容易晾干成为柴火。把那些草或者蒿子割了,就地一铺一铺散在那里,等水分蒸发了晾干了,把铺卷起来捆成捆;几捆十几捆作一背,背回家;再晾干,干透之后堆成简易的垛架子;最后,在下雪前码成高高大大柴火垛。一垛柴火要满足一年的取暖做饭之用,一直供到第二年割来新柴火。
尽管每一天都是连续的,但立秋关于柴火和压绿肥的分界,让我对它印象深刻。立秋是神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