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维特根斯坦
(2022-08-12 21:39:59)分类: 读书 |
几经踌躇,决定放过维特根斯坦——他的《心理学哲学研究》和《心理学哲学笔记》不读了,起码暂时放下,接下来不读它了。人有时需要跟自己较劲,有时则不能和自己较劲。该较劲时,较劲;不该较劲时,则不要较劲。尽管话好说,但这个“该”,应该的“该”,到底它意指的是什么,什么意思,最难弄明白,比弄明白更难的是所谓的把握;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常常这么说,这么着。较劲儿,刚开始费劲,倘坚持下去,便形成所谓的习惯;倘养成习惯,便就省劲了。质能的量守恒。
读维特根斯坦,缘于听说,其整个过程难以追溯,也懒得追溯。听说他的名,“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类。他的名与读他的书时的感觉,在我这里有冲突。而至此,感觉占了上风,仅此而已。我不想评价他和他的书,遵循自己的感觉罢。我承认人与人及人与物有一种对应关系,在所谓的感觉上能感受到所谓的舒服与不舒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感觉真真切切,想说明白却不易。或者把它归于所谓的缘分,然后随缘。人是带有所谓气息的东西,人与人相遇有所谓气息合与不合或和与不和的问题;在所谓思想层面、所谓的感情层面或者概而言之的所谓精神层面有所谓的共鸣、共振,所谓的相谐的问题。大约我和维特根斯坦不对脾气罢。
名,是一个东西;名气又是一个东西。名实是个对应关系,也仅是一种对应(关系)。所谓对应也是人自己建立起来的。“名可名,非恒名。”而实,眼见为实。而眼,又是一种所谓的感觉器官。最后,还是归于感觉,但感觉又不单单是感觉。
放过维特根斯坦,不单单放过他,放过的还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