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百六十五篇•乡音

(2008-09-29 17:39:55)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我祖籍山东荣成,属胶东地区,所以父亲口音带有浓重的胶东乡音。山东方言多种,差异明显,但胶东方言最具特色,侯宝林相声中的山东方言即为胶东话。

    我第一次回老家是1970年春。那时候的人普通话意识不重,所以每个人都操着热烈的家乡话,让我一个在北京出生的山东人颇感亲切。家乡话中有许多有意思的表达,吃喝这样的基本词语都区别明显,尤其是吃,家乡话叫“dǎi(逮)”,以北京方言理解,意思满拧。我记得一到老家,连门都没进,我就奔了大海,海边有渔船,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我的小叔正好在船上吃饭,见面就对我说:“你逮点吧!”我以我的理解还以为他让我上船逮只海蟹玩呢。我当时答应着就奔船舱里的海蟹去了。

    后来,离开家乡好久以后,耳边还不时响起浓重的胶东话,有时琢磨着乡音一个人独自笑了,别人也不知我在笑啥。

    家乡话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离它越远它就越亲。虽然胶东话不是我的母语,但我从小就听惯了父亲的乡音,也算是传承有序。每次与生人交谈时,只要他流露出一点点尾音,我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他或她是胶东人,立刻攀上老乡,显得亲切无比。

    这次到济南,住的地方旁边有一家荣成菜馆,我专门安排自己去吃一餐中饭,可惜就是一进门,一位操着广(东)普话女领班,热情洋溢迎接我们,让我心凉如秋。

                                                                  2008.9.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