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未都
马未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640
  • 关注人气:736,3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百四十四篇·书法

(2008-05-31 17:09:27)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2008年

   人类文明的肇始之初,信息的即时传达靠声音,由单一鸣叫最终发展为千姿百媚的语言。信息的记录靠符号,逐渐发展为我们熟知和不熟知的文字。文字的书写规律形成法则后,被后人称之为书法。

   中国人的书法形成颇有意思,先是甲骨文,由锐器所刻,以此看来,属硬笔书法;但后来,中国人开始用软笔写字,练就了一身好工夫。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秦汉书简,书法优美,记录明确,可以感受文字跨越两千年时空的魅力。

   可问题是中国人为何使用软笔书写?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古人墨守成规,将汉字的书法演绎成艺术,真草隶篆,无一不闪耀文字在某一历史时刻的光辉。仔细想想,中国字的书法只有在毛笔下才能摇曳多姿。

   那古人仅是因为美才坚持使用毛笔吗?在信息传达中,有两个致命问题要解决:一是速度,二是容量。今天的电脑极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但古代,书写速度是决定书法演变的,篆、隶、楷、草,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书法速度的革命;容量在丝绸纸张发明之后,才使蝇头小楷写成“夹带”,夹进考场作弊。

   西风东渐,钢笔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仅百多年的事情。上一代人年轻时还基本用毛笔呢,我母亲年轻时就能写一笔小楷。看看近代史文人的手稿,大都用毛笔完成。软笔到硬笔也就一百年的时间,这历史的一瞬已使书法天翻地覆;电脑的杀入,遏制了书法前进的速度,我们如不给予关注,书法艺术可能就此刹车。

                                                                2008.5.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