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北京台《议政论坛》节目
节目留影,左为北京台著名主播玉昆先生
在北京台《议政论坛》节目,我评析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文化风险。前不久,香港发生一起婴儿便溺事件,震惊了全国。综合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境外遭遇了一系列事件,我们不能不深加反思。
在节目中,我提出了“文明旅游”的新角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文明旅游”,必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恶意炒作瑕疵事件,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并不一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引发了很多旅游者遭遇的麻烦和纠纷。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文化差异引发的纠纷”,与个人的道德无关。对辱华的可耻宣传,我们必须反对!
在多样化的世界,国际旅游的全球化、标准化应该加以推进。我们提倡为旅游者服务,以旅游者为中心的目的地服务,这一点,我们毫不动摇。
一、本质是文化差异,不是道德水平的差异
其实,一系列中国游客在境外遭遇的事件,从本质上讲,是因为文化差异引发的,根子在“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文化传统,造成了不同地域的思想道德的差异,所谓“社会良俗”,这个“良”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文化对“道德文明”的理解是不同的。
对于婴儿便溺,中华文化是容忍的,孟子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婴儿的理解、宽容,是远远大于成年人。
比如,日本的男女同浴,欧洲的男女裸体沙滩等等,对于这些,中国人也是很难接受的。
这些文化差异,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容易造成出行的风险。这种文化风险,我们长期以来关注不够。我们关注的是财务风险、人身风险、交通风险等。
今后,我们要加强对文化风险的提示工作,帮助中国游客在境外避免这些由文化差异所引发的风险。
当然,这些文化差异,不代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高下,所谓“中国人道德素质低,道德水平差”,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是辱华的可耻宣传,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二、直接原因是社会管理的方式
有了文化差异,遇到问题,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呢?
作为文明古国,儒家思想浸染中国千年,“仁”、“和为贵”,这些文化思想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社会管理方式是不苛求、留面子、有余地,总体上,我们是“和谐宽仁”。
但是,中国不同于世界,有的国家的社会管理方式是“简单粗暴”型的,管理方式非常严厉,这一点,在日本特别明显,对待社会成员的态度是严厉和训斥,这种严厉训斥的方法,一方面是不给犯错者留情面,大声训斥,一方面是也能给犯错者以深刻的教训。所以,很多人对细节的关注,并不是自发的,而是被严厉训斥、严厉责骂之后被动形成的。
一种是宽仁,一种是严厉,两种社会管理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很多中国游客在境外遭遇了严厉、不讲情面、并不礼貌的训斥,很不自在,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
三、怎么办?客随主便、入乡随俗
从政府角度,对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政府能做的不多。对于旅游风险,我们的外交部、大使馆网站会及时提示,但是,文化差异引起的风险,往往是隐性的,主要还是要由旅行者个人做出自我判断、自主警惕。
怎么办?八个字:客随主便、入乡随俗。
旅游的第一目的是快乐,是体验新的国家、新的地域、新的文明,这种体验必须是快乐的。出去旅游,别别扭扭,生了一肚子气,出门找别扭,这不是旅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