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节黄金周后的思考

(2012-10-11 13:59:12)
标签:

旅游

经济

裴钰

财经

黄金周

分类: 海洋旅游、邮轮、游轮

 

节目于201210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财经大视野 》节目播出

 

今年108日,刚结束国外休假回到北京,即做客《环球财经大视野》节目,和广大听众深入分析黄金周和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节目的音频和文字速录地址如下:

http://www.p5w.net/tradingday/cjdsy/201210/t20121008_360949.html

 

王欣:财经要点宏观解析,拓宽思考新局面,不同角度更多深度,放大信息关注度,这里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信息广播与《新财富》杂志联合打造的《环球财经大视野》,我是主持人王欣。今天和我一起主持的是著名嘉宾主持人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
   
王欣:节目上半场我们为您请到的嘉宾是知名旅游产业学者裴钰,下半场嘉宾是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


   
今年国庆黄金周火爆的本质原因
   
付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究竟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
   
王欣:你看美银美林公布的资料,是104号公布的,它说今年黄金周前4天到访,他研究的119景点旅游人次,按年次来说,上升了23.4%,但我们回看一下,10年上升6.5%11年的时候上升8.8%,大家很奇怪,为什么说今年黄金周的资料增长这么明显?
   
裴钰:首先来说,黄金周的旅游人数,是国家假期制度来定的,比如今年黄金周比往年要长一点。
   
王欣:8天。
   
裴钰:所以这个有很大的关系,第二个关系,黄金周,简单说它就是零售业、餐饮业和运输业为主的,一个生活消费型市场的活跃现象,这种活跃现象,我们应该透过亮丽的数字看到它的本质,我们中国有两个黄金周,一个是春节,一个是现在的黄金周,我们从这个资料上看,都很好,但是我们发现,今年1月份春节黄金周,我们看官方的PM指数,汇丰给的数据是52.5%,应该是50%以上,比较乐观,但是在背后来看,却是远远低于长期的平均值56.8%的,也就是说我们虽然黄金周,从表面经济数据来看比较乐观,但是我们和同期深入比较,不是特别乐观。股市或者制造业PMI,一看制造业PMI,大家很郁闷,一看到服务业PMI指数,从1月份到9月份,全线飘红,都在50%以上。
   
王欣:按道理说,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应该差不多相当,今年1月份的时候,资料不是特别乐观。
   
裴钰:你孤立看很乐观,还是52.5%,相对来看,不乐观,远远低于预期了。
   
王欣:为什么?
   
裴钰:两点,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服务业的PM指数里有一个指数出问题,叫业务预期指数,从今年4月开始就往下降,从66.6%一直降到60.5%9月,说明旅游服务企业、餐饮企业、运输企业,对服务预期不断降低。第二,用工量指标,也是长期徘徊在比较低的水平,业务低了,你雇佣员工的数量肯定很少,这说明企业经营的信心不足,为什么信心不足?这跟我们整体宏观经济是一致的,这在逻辑上吻合。
   
付鹏:你觉得十一黄金周,是不是超出了资料上反映出来的?
   
裴钰:比如我们看零售、餐饮,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今年两节正好碰一块,在假期安排上正好碰一块,中秋的数据,也到长假期里,38年以后,才会再碰到一块。今年比较特殊,两节一起。说明一点,我们消费的需求是稳健的。
   
王欣:但是我们看到,也有人说了,这次黄金周资料特别好,可是有人说了,这会不会提前透支消费?黄金周过了之后,消费可能不是那么旺盛了?
   
裴钰:生活消费型行业是周期性的,1月份,PMI指数就高,2月份立刻就下降了。这是跟假期安排有关系,不是透支的问题。
   
王欣:您觉得其实再对比一下明年,您觉得怎么样?明年的黄金周?
   
裴钰:我觉得明年的黄金周是这样,我们分析黄金周现象的时候,我们立足点是什么,如果立足点是企业,我们看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业务预期的指数,就是经营信心的问题,我预计明年一个是我们到13年,这个跟宏观经济的预测是一致的,明年服务企业经营信心和预期,应该是有所增长的。
   
付鹏:从这几天黄金周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信心很足,以我的经验来看,很多旅游景点,基本上人山人海,这个价格,住的,吃的,全线飘红,从这个背景下来看,是不是从交通拥堵,然后游客爆满,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来看,是不是市场潜力非常大?
   
裴钰:只要需求稳健,对服务业来讲,增长潜力比较大。

 

从微观谈度假经济
   
王欣:付鹏黄金周出去了,是吧?
   
付鹏:嗯,我也是预感到这次两节迭加到一块以后,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就是集中消费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很混乱不堪,所以我错开了那么一些,我稍微比别人早走那么几天,早回来那么几天。当你到景点的时候,我已经走了,当你到下一个景点的时候,我已经回来了,刚好绕开了这些人山人海。我感觉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我们通过微博,看得特别清晰。
   
王欣:裴老师呢?
   
裴钰:我出国度假去了。现在一到这种时候,我们提醒听众朋友,到假期比较集中的阶段,你出行的时候,需要智慧了。不仅有国家政策,一听政策,便宜了,高速费取消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个人的智慧,付先生叫错峰出行,比如我到国外去,就是小众市场。
   
付鹏:错位出行。
   
裴钰:我们有智慧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些方法,提前预订,我们很多消费者,旅游者,没有很好的旅行习惯,就是提前预订,要提前半年预订。快到元旦假期了,第一,便宜,你机票便宜,房价也便宜。第二,你提前预订以后,错峰出行,周围游客也少。这样旅行很好。
   
王欣:我去瑞士的时候,说瑞士人提前半年就预计自己的年假怎么过了,这一年基本没怎么工作。
   
裴钰:你必须提前预订,第一,你提前预订,能订到便宜的房间,如果现场,我现到泰山现订房间,已经很晚了。去年三亚出现了一万块钱一晚酒店的房费。
   
王欣:今年华山也出现了事件,其他景区就没有出现,这是共性,还是特性的东西?
   
裴钰:我们说这是一个,它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比如华山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企业的问题,其实是公共管理的问题,公共服务的问题,游客这么多,攀行速度比较慢,在第一时间发票很多,发票很多,出现旅游投诉和纠纷的情况下,利用了公权力,激化矛盾,这样很不好。比如黄山也好,峨嵋山也好,都没有出现这种问题,这说明我们政府在这个,其实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公共服务的效率很低,服务水平也很低,我们现在是收票,我们收的门票,一百块钱,两百块钱,西方,美国,欧洲,韩国,山是不收票的,按照我们的逻辑,人往上堆,但是他们,第一,做好旅游预警,旅游的人数信息,让游客第一时间很清楚,第二,当地的住宿条件,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好旅游信息的公示,这些旅游信息提前公示,很重要。
   
付鹏:除了微观上提高管理效率以外,我觉得可能跟目前的黄金周的集中模式,可能也是有关系的,因为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数据,有一些景点,已经完全是超负荷运作了,这里面,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是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比如说你去爬一个山峰,你所到正常的投入成本,这是有一个数的,淡季情况下,这个不但是刚刚好,甚至是富余的,我不能简简单单说这几天假期,再投资两个索道,这样是不可能的。当问题集中在这几天爆发的时候,突然间发现系统超负荷运转,大的角度上,探讨的问题,这种模式是不是对的,就是集中放假,跟羊群似的,集中放出来,再大的草坪,也被踩塌的。
   
王欣:您刚才说的索道的问题,我在想,像刚才裴老师说的意思是说,只要是上市公司,它可能有一个自己更完善的管理机制,更有促进性,不是一个垄断形式,所以才会。
   
裴钰:是粗放型的低水平的管理模式。

 

休假制度调整和趋势展望
   
王欣:可能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像你刚才说的,不集中放假,这是网上大家很多讨论的带薪休年假的情况,您怎么看?
   
裴钰:带薪休年假,我们一直在提倡,现在不是年假的问题,是落实的问题,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一些大城市,落实比较好之外,在二三线城市,落实得不是很理想,这时候只有国家规定的公共假期,才对消费有促进作用,这也是我们一直不会放弃或者缩短黄金周的一个原因,比如我们已经缩短五一了,五一缩短之后,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个得慢慢来。
   
王欣:您说到这,大家会想到,现在旅游状况这么糟糕,可能一时半会特别难解决,那么大家以后是不是就不敢再在这个黄金周出门了,如果我再想出门,怎么办?
   
裴钰:旅游和度假,我们应该有度假的概念,这个理念是个人化的,比如我学很多智慧,像我,比如错位出行,比如我们补假,这个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假期制。我看到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去上了长城了,但是很挤,但是他觉得,还不错,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旅游就是,边骂边看,边看边骂,明年还接着旅游。
    
王欣:那么从政府层面来看,该怎么去改变这种局面?
   
裴钰:政府的层面是这样的,我曾经提出一个建议,七改五,或者七改三,就是说我们现在,既然企业层面上讲,带薪休假难以落实,我们预期给七天,不如增加三连休,三天假期,比如我们把七天打碎,取消两天,成五天,把这两天分给8月份和12月份,8月份,我们很多人出国旅游,都是8月份出行,那是欧洲的长假期,12月份,有个圣诞节,包括元旦假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