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座谈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也出席了座谈会,我借此机会,当面建议国家设立“方言母语保护日”。

在研讨会上

发言中
10月29日,我到商务印书馆参加了一个有关语言文字的出版座谈会,即“《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出版座谈会”。商务印书馆在汉语言文字领域始终保持着最前沿的思考视角,2009年上半年,我受邀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走进涵芬楼”主讲了一次讲座《从现代人文视野看方言(母语)复兴》,在内地率先提出了“方言是母语,需要伟大复兴”的观点。这次,《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遵循现代人文主义和多样化的原则,总结整理了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的基本概况,在方法论上是一个巨大的创新,是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碑之作。
座谈会上,我的发言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也出席了座谈会,我也借此机会,当面建议国家设立“方言母语保护日”。
方言是我们的母语,设立“方言母语日”
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模糊的地带,那就是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我们可以说透了这一点,即方言是我们的母语,在推动母语走向复兴的同时,推广普通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所倡导的“语言多样性”,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语言多样性”,还有一个国家内部的“语言多样性”。
我们常常是忧虑英语对汉语的霸权侵害,加强汉语教学来抵抗英语的不良侵袭,以此来维护“语言多样性”,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但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在国内实现“语言多样性”。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其实,汉语和方言的关系,延续几千年了,不同地域的汉语,是汉语不同的方言。方言是不同地域内使用的汉语。
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怎么理解呢?我来点透了吧——方言保护得越好,普通话推广得越好;普通话推广得越好,方言保护得就越好。方言被压制,普通话推广也就会受阻。普通话和方言有什么区别。很简单,方言也有沟通的作用,第一是地域沟通;第二是情感的维系;第三是生活语言,我们在生活里使用方言,这是一个历史,也是现实的反映;第四,它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
现在,我们的方言保护不是非常理想,大家也看到,普通话推广工作也没有足够理想。我们的目标是在交流语言方面,实现普通话的推广;在文化语言方面,复兴方言,因为方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血脉,没有复兴的方言母语,就没有复兴的传统文艺。
大家看到我把方言当作“母语”来理解,这和我以往的角度不同,把方言当作母语来理解,从母语文化角度分析方言在现代人文中的角色和定位。这是一个方法论上的革新,和我们以前认为方言是地方性的语言,或是一种乡土性的语言,是完全不一样的方法。
每年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我很奇怪,我们为什么对汉语没有从“母语”的角度去理解呢?我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母语”的概念,而在对内的语文教育中,却不提“母语”,我认为这样的方法需要完善,我们的大中小学的语文课,就是我们的母语课,汉语不是一种语言工具,而是我们的母语,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是需要我们拿出崇敬和热爱的。我们再进一步讲,方言是汉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千万不能对此忽视。如果在幼儿教育中不压制,不排斥它的话,那么方言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
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过分重视一方,而轻视另一方,从而造成错误的文化狭隘。在交流语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在文化语言和生活语言方面,我也要大力复兴方言,我们讲对方言要“保护”,这个“保护”还是不够的,还要大力去复兴,去热爱,因为,她是我们的母语。热爱方言,就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之一。
我们每年都有“普通话推广周”,这对于普通话的推广是有积极意义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同样设立一个“方言母语保护日”呢?日期,我看可以定在每年的2月21日,就在国际母语日这一天,我们纪念自己的母语方言。或者,在这一天,设立汉语母语日。我们对普通话推广体现了国家意志,那么,在方言保护方面呢,我们依然要拿出国家意志和态度来,这是文化上的一种平衡。
其他建议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来看,现代人文主义文化倡导的是“多语教育”,并没有讲“双语教育”,国内部分朋友一直在讲双语教育,这个并不准确。
其次,满语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四级极度濒危语言,给我们敲响了一个严厉的警钟,作为语言工作者,一门民族母语在我们的时代消亡了,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必须提到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坚信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我们讲“继往圣之绝学”,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门类,也是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今天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忽视,这次的“语言生活报告”是用全新的方法论来做了一次开创性的工作,这个工作,有利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更加关注“语言文字”。语言不是工具,不是“用”的,而是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需要我们拿出真诚的心去“爱”的。
参考文章
北京晚报刊发《从现代人文视野看方言(母语)复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d5zr.html
《涵芬楼演讲——方言是我们的母语,应该复兴》
http://you.video.sina.com.cn/pg/topicdetail/topicPlay.php?tid=2533269&uid=1347607093&t=1#19418845
《解读:联合国"世界濒危语言"地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2da350100cddv.html
《浙江日报——语言濒危,方言告急》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5/18/content_11392727.htm
《广州日报——让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和谐并行》
http://news.hexun.com/2009-02-17/11453534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