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变废为宝(第1课时)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3 08:24:24)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八年级下册新湘版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八年级 |
总课时 |
年 |
|||
课 |
第6课 |
共 2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运用多种美术形式,并根据不同质感、肌理、形状和色彩,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造型表现,从而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生动活泼、自主探究的综合性的美术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美术为生活服务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变废为保的常识。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
难 |
抽象造型表现,利用不同质感、色影和形状构成画面,以达到表现目的。 处理材料的方法建议:纸材、板材、织物、废旧包装、线材等。 |
|||
教
学 |
讲授法、示范演示、动手实践等。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导入课题 交代学习任务: 1、针对《戒烟广告》展开的话题: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广告,人们随手丢弃的烟蒂拼摆出一个骷髅,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烟蒂和象征死亡的做楼联系在一起,告诫人们吸烟的危害。 2、随手丢弃的烟蒂成为这幅招贴画的材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呢?我们尝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制作艺术品。 二、感受材质与创意想象 1、说说你准备的材料摸上去的感觉。 2、联系触摸的感受,说说这些材料看上去的效果。 3、利用学生准备的材料,准备用这些材料来做什么? 三、方法指导 1、范例图片以及制作过程演示:列举抽象造型表现,利用不同质感、色影和形状构成画面,以达到表现目的。具象造型表现怎样使画面主题鲜明突出? 2、处理材料的方法建议:纸材、板材、织物、废旧包装、线材等等。 3、固定材料的方法指导。 四、制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4页学习活动一,尝试以纸材为基本材料做肌理效果,运用点、线、面的简单造型作为拼贴作品。 2、创意过程:小组创意计划、制作流程等;制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强调作品的完整性。 3、组织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五、评价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启发学生为作品命名。
|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讨论,归纳。
2、学生发表意见。
1、谈谈触摸的感受。 2、谈谈视觉的感受。 3、谈谈你的创意。
思考怎样进行小组合作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小草图与制作流程的建议。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进行创意制作。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创作。
学生自己讲解作品的创意和表现。 |
|||
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