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发现美丽(第1课时) 新湘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17-01-22 08:22:06)
标签:
教学设计美术六年级下册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六年级 |
总课时 |
|
|||
课 |
第8课 |
共 3
课时 |
||
教
目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古代美术作品的神圣小喜爱那个特点,并能学习其造型表现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灵活借鉴古代艺术的神怪形象进行变化、组合,绘制成一幅具有情趣的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 |
|||
教学重
难 |
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
|||
教
学 |
欣赏引导、对比分析、模仿尝试、绘制表现、评述交流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教学引入 这幅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美术作品,在古代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你能在这幅画面上找出画了哪些有趣的形象吗? 二、欣赏引导 1、从画面整体造型、形象特点、色彩搭配、构图组织等几个方面依次分析画面。 小结: ①整体造型方面遒劲有力、张力十足、动态夸张、造型诡诞; ②形象之间大小相间、散点分布、空间叠加组合、围绕中心、关联成趣; ③主体形象色彩对比强烈、艳丽丰富、中心突出、色调统一; ④构图组织遵循轴线对称、交织有序、上下相连、层次分明。 三、欣赏比较 1、比较战国的《乐舞图》,大家觉得刚刚我们分析过的四个方面,与《马王堆汉墓帛画》有什么明显差异吗? 2、欣赏、比较《马王堆汉墓帛画》与西班牙艺术家米罗的绘画作品《小丑的狂欢》,大家看看两件作品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尝试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四、模仿尝试 1、尝试小训练:在《楚帛书十二月神图》的众多形象中,选择一个你喜好的神怪形象,尝试对画面形象的模拟变化绘制,比比谁画的神怪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2、展示学生训练的作业情况,强化基本造型要点,并现场提出修改建议或完善方案。 五、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29页学习活动一,从中国古画中去寻找形象,并学习米罗在绘画中的表现手法,绘制一幅绘画作品。 2、作业建议:①体现中国传统神怪形象的造型特点; ②注重形象之间的组合变化; ③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画面的表现。 |
学生自主反意见和看法。
学生从画面整体造型、形象特点、色彩搭配、构图组织等几个方面依次分析画面。 归纳总结。
1、学生发言基,教师注意归纳提升。
2、欣赏、比较,学生自己体验,强化学生在欣赏中,注意运用直观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与体验。
1、学生动手训练,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一些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2、学生交流画法和想法。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绘制一幅绘画作品。
|
|||
教
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