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科教学计划 新湘版(2013版)
(2017-01-20 14:55:07)
标签:
学科教学计划美术五年级下册新湘版 |
分类: 教学设计--湘版五年级 |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学 情 分 析 |
|
教 学 目 标 |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选择铅笔、钢笔、毛笔、水彩颜料等工具材料,表现喜欢的书包、文具、工程车以及风景等,传递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服装,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创想意图。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了解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家,欣赏他们的美术作品,学会收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材料,辅助鉴赏、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体现学科内和跨学科综合,体会美术与文学、美术与摄影、美术与音乐、美术与社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课 程 要 求 |
1、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进一步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描绘。 3、掌握一定的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学习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和媒材加工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装饰与制作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结合实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
教 材 的 重 、 难 点 |
1、学会简单的调色技巧,进行配色练习。 2、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 3、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来进行设计。 4、运用描述、分析、讨论等方式欣赏作品,并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 5、了解团扇、敦煌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及相关的历史化知识。 |
课程实施设想 |
1、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
|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喜爱艺术,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欲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4、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白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师的卫生和整洁。 5、要求学生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6、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
|
评价方法设计 |
小学《美术》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包括平时课堂表现考查成绩、作业成绩、期末考查成绩,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成绩按照各项所占不同百分比的方式评定。 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 |
|
主管领导签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