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限流措施后的民主之举
(2010-07-29 13:50:39)
标签:
上海地铁二号线客流运能杂谈 |
分类: 放言轩原创 |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地铁客流屡创历史新高,地铁方面不得不在许多客流密集的站点实行限流措施,这让通过地铁上下班的乘客颇感怨气和不解。
横跨浦西浦东,连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地铁二号线是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因为二号线都没有东西延伸至机场,乘惯了拥挤的一号线地铁再换乘二号线,那份感觉的确很舒服。但今年随着两大机场的连接,这份“惬意”感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汹涌的客流和摩肩接踵的人群。放眼望去,现在的上海地铁四通八达,但因为世博的运营和新老城区的贯通,已经很难在早晚高峰期觅到一条笃悠悠的休闲线路了。据地铁方称,目前上海的各条线路基本上已经达到运能极限,很难再增能,怎么办?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限流了。但限流不是万能药,在某些方面没处理好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经历了二号线限流举措的种种非议后,地铁当局颇具民主气度,尊重民意,正视并力求解决限流给乘客带来的不便,于是我们看到地铁方面的负责人前天在新闻通气会上的表示,——“能不限流尽量不限流,如果确需限流,以使客流缓速慢行为主,尽可能不关闭车站出入口,限流不断流,并且首先考虑限进站客流,尽可能不限换乘客流。”
二号线由于拥挤不堪,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还经历过一名女乘客因为拥挤被屏蔽门夹带致死的事故。有关方面为此采取限流措施,其初衷可以理解,不过仅从一个部门的立场出发,把乘客从车站内赶到车站外,这种分块管理的模式是否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答案是很明显的。为什么地铁开通了,反而交通更不方便了。这需要我们的决策者有超前的眼光来看待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城市交通是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在实行一项涉及群众出行方便的限流措施前,有没有经过听证程序,有没有广泛征集民意,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有没有尽到最大范围告知的义务,这些问题不应该是一个未知数。
前天的地铁新闻通气会上,我们虽然不能完全肯定地铁方面所拿出的应对超大客流的措施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从另外一方面也能感受到地铁方为此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和客流运能不直接相关的空调在线调控等举措。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在地铁方尊重民意的姿态下,在广泛听取民情,汇聚民智后,上海地铁将成为一条展现上海城市发展的顺畅之路、文明之路。
横跨浦西浦东,连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地铁二号线是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因为二号线都没有东西延伸至机场,乘惯了拥挤的一号线地铁再换乘二号线,那份感觉的确很舒服。但今年随着两大机场的连接,这份“惬意”感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汹涌的客流和摩肩接踵的人群。放眼望去,现在的上海地铁四通八达,但因为世博的运营和新老城区的贯通,已经很难在早晚高峰期觅到一条笃悠悠的休闲线路了。据地铁方称,目前上海的各条线路基本上已经达到运能极限,很难再增能,怎么办?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限流了。但限流不是万能药,在某些方面没处理好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经历了二号线限流举措的种种非议后,地铁当局颇具民主气度,尊重民意,正视并力求解决限流给乘客带来的不便,于是我们看到地铁方面的负责人前天在新闻通气会上的表示,——“能不限流尽量不限流,如果确需限流,以使客流缓速慢行为主,尽可能不关闭车站出入口,限流不断流,并且首先考虑限进站客流,尽可能不限换乘客流。”
二号线由于拥挤不堪,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还经历过一名女乘客因为拥挤被屏蔽门夹带致死的事故。有关方面为此采取限流措施,其初衷可以理解,不过仅从一个部门的立场出发,把乘客从车站内赶到车站外,这种分块管理的模式是否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答案是很明显的。为什么地铁开通了,反而交通更不方便了。这需要我们的决策者有超前的眼光来看待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城市交通是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在实行一项涉及群众出行方便的限流措施前,有没有经过听证程序,有没有广泛征集民意,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有没有尽到最大范围告知的义务,这些问题不应该是一个未知数。
前天的地铁新闻通气会上,我们虽然不能完全肯定地铁方面所拿出的应对超大客流的措施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从另外一方面也能感受到地铁方为此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和客流运能不直接相关的空调在线调控等举措。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在地铁方尊重民意的姿态下,在广泛听取民情,汇聚民智后,上海地铁将成为一条展现上海城市发展的顺畅之路、文明之路。
前一篇:银行翻番手续费背后的思考
后一篇:填补养老金“空账”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