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填补养老金“空账”靠什么?

(2010-07-30 21:16:58)
标签:

养老金

人口结构

价值观

科学发展

发展模式

杂谈

分类: 放言轩原创
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达1.3万亿,这个被从一次学术会议上经专家之口透露出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更引起许多人的担忧——未来谁给我们养老?

说实话,养老金制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在尝试不同的制度设计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在内,它们也没有走出一条完全成功的道路。老龄化,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全世界都想攻克的一个社会难题。

从根本上说,人口结构的转型,是造成养老金制度捉襟见肘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结构的转型,又与我们人类选择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社会运作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导致人口结构的变迁。所以在我们喋喋不休地争论,应该拿什么填补空账的“大窟窿”时,还不如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态度。

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否认我们现在的发展道路。而是说,我们必须从经验和教训出发,必须从思想和文化的根源反思问题的本质所在。老年人增多,并不是老年人的错。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使人的寿命增加。人活得越来越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丁克家庭的增多,迫于生活压力与竞争压力从而使出生率大幅下降,却从另一方面加重了老龄化的趋势。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沿海发达地区,在部分大中城市,迹象明显,同样令人担忧。

反思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关老龄化问题的探讨带来别样的思考。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制度的设计问题,但从深层次上讲,是一个调整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婚龄和育龄持续推后?为什么现代许多城市的年轻人以“生活压力大”为由拒绝要孩子。这背后似乎又和高房价、高消费和年轻人对未来的重重忧虑攸息相关。

解决养老金空账,最终还是要依靠“发展”。没有发展,国家拿什么钱去埋单?但是这样的发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发展?这倒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番。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的唯一途径,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其中蕴育的和谐价值观,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动力。抓住这个根本,或许才能找到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钥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