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胞浆菌病是什么病

标签:
时评星座 |
组织胞浆菌病全称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肉芽肿性疾病。荚膜组织胞浆菌在流行地区土壤及空气中都可分离出,动物如马、狗、猫和鼠等皆可感染。本病可由呼吸道,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传入,流行区域患者及感染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均可带菌。
常是因吸入了空气或土壤中感染鸟或蝙蝠粪便的孢子,当菌侵入人体后,视患者抵抗力而呈现局限原发或播散感染,一般男性患者较多见,这种疾病在美国中部和东部尤其明显。组织胞浆菌病常由呼吸道传染,先侵犯肺,再波及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肝、脾,也可以侵犯肾、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
大多人群容易感染此疾病,分肺部组织胞浆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肺部组织胞浆菌病,由于吸入带菌的尘埃,可以引起急性感染。95%的病例无症状,愈后只留下钙化点,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后无任何并发症。
少数可有轻度症状,如干咳、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中度感染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稍有发绀,偶有咯血。在流行地区约10%的患者由于吸入大量孢子,突然发生较严重症状,如高热、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类似急性肺炎。慢性患者男性多见,表现为咳嗽、多痰、咯血、低热,逐渐衰弱。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以呈良性病程。在脾,肝和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有许多粟粒性钙化灶,愈合后形成与结核相似的钙化灶。进行性或播散性多见于成人,肺部症状较轻,而有严重症状和肝脾肿大,可有贫血,体重下降。暴发型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婴儿,可迅速导致死亡。少数病例可以转为慢性或表现为皮肤黏膜溃疡或肉芽肿,出现于口腔、舌、咽喉、胃肠、外生殖器或皮肤,骨和关节很少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