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按计划缆车上山,在山上宿一晚,第二天游玩后坐车下山。
【飞云亭、望仙台】
请跟着我的照相机穿过望仙楼,领略齐云山风光。

【栖真岩】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山东名道龚栖霞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宋元时崖下建有初仙馆,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
【齐云山石刻】齐云山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537处,主要集中在一天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桥岩,年代以明清居多,最早为北宋大观年间。石刻镌刻工艺精湛,字体楷、行、草、篆、隶俱全。




【齐云山丹霞地貌景观】齐云山丹霞地貌景观几乎涵盖了中国丹霞地貌景观类型:恢弘的赤壁丹崖、壮观的平顶方山、狭窄的石墙、兀立的石柱、奇妙的造型石、幽深的巷谷、神奇的岩洞及独特的天生石桥等,衬以湖光水色、飞瀑流泉,构筑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山水画卷。
【二天门】二天门建于黑虎崖上,巧借自然地势,凿石砌阶以登。



【太素宫】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原名佑圣真武祠。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敕建并赐名玄天太素宫,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太素宫选址奇绝,有中国第一风水宝地之称。1983年,北京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就将太素宫的风水案例收入了他的《中国建筑园林史》。
我们进太素宫时,宫内正举行“齐云山玄天太素宫慈航殿神像开光仪式”。

【小壶天】洞穴类丹霞地貌景观,因岩层差异风化作用加之流水作用、风蚀作用而形成。洞穴地层中有众多的白垩系恐龙化石,为齐云山重要的地质景观。








【紫霄崖】崖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580米,崖东西横亘170米,因沿断裂面崩塌及流水溶蚀、风力侵蚀而形成。


【玉虚宫】明正德年间由养素道人王泰元募建,耗时十年而成。宫依山而设依崖而建,是“天道自然”的绝妙体现,为中国道教建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