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意大利!
(2010-06-21 01:01:10)
意大利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英、德、西等欧洲队头两轮都疲软,尽管犯得毛病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相对极端的环境下,他们都明显的托大,过于执着于即往的打法,缺少足够的变通,更没有冒险精神,从而很容易在比赛中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而优势则在极端环境的干忧下不断地弱化。
比如,比赛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支球队出现逆转的情况,最极端的也只有美国队和新西兰队在最后时刻将比分扳平。为什么?除了比赛中实力对比,打法优劣之外,肯定与南非这个极端的环境分不开干系。海拔、时差、场地、气候、裁判、呜呜祖拉、普天同庆等等这些可能过去没有经历过的极端因素显然影响了这些习惯了在舒服的场地、整齐划一的呐喊、合适的比赛时间、规矩的裁判等等常规状态的欧洲强队。要知道,上届世界杯的四强全部来自欧洲,他们都算是东道主。
草根们之所以造反,多半源于他们足够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敢出奇兵,敢于冒险。比逼平意大利的新西兰,开场之后敢于以三四三与意大利拼前场。前十分钟楞让意大利人的进攻处于停滞状态,而自己也获得了一个进球机会。这就一种不拘常规。因为在这种高海拔的极端环境下,攻防转换越为简单可能越见实效,而抢攻在先往往比落后之后穷追猛打疲于奔命更实惠。
于是以防守起家的巴拉圭也大胆地将与斯洛伐克的比赛变成了一场豪赌,以三四三或者二五三从开局便狂攻不止。反面的例子是日本和韩国。由于对强队的恐惧,开局保守不敢抢攻,及至落后之后再反扑成效甚微,但场面不占下风。相反,如果开局便与对手对攻,其效果不一定太差。在已经进行的多场比赛中,领先之后再防守,显然比先守再攻的结果要好得多。
豪强们集体低迷当然与这些离不开干系。意大利球员的跑动和传接球节奏缓慢,难说不是与他们尚没能适应极端环境有关。当然更与里皮的用兵存在直接的干系。
这支意大利队除了“罪人”便是“闲人”,如此漏洞百出,怎能还算是一支强队?首先说罪人。卡纳瓦罗一个赛季在尤文图斯梦游,现在仍旧在国家队打主力。对付一般的球队也罢了,在非洲这个极端环境下对垒得又是一支极端的球队,老卡的身体能够吃得消吗?两场比赛的失球都是老卡的问题。说里皮托大,就是总是觉得不会出问题,不就新西兰队,世界排名一百开外,夺冠赔率一赔两千,就是犯错也轮不到老卡犯错。可偏偏还是出在这儿。事实上,对付新西兰这样的球队,根本用不着老卡准确的卡位和快速的上抢断球,这些都没必要,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象样的地面攻势,也不可能在前场占据优势,你只要防他们的定位球头球,这是他们唯一的进攻武器。如果考虑到这一点,以经验差一些、名气小一些、不是大哥只能算小弟的随便哪个中卫都无不可,但偏偏里皮还是相信卡纳瓦罗。
“闲人”指得是马尔基西奥。这个球员在俱乐部从未出过彩,拉涅利让他打后腰,萨切罗尼让他打左边前卫,打哪都一样,毫无创造性,极度平庸。但两场比赛,他都是铁打不动的首发,而且都是前场十分关键的位置。上一场打得是吉拉蒂诺身后中路,与新西兰初始打左边前,后改为中前卫,但无论哪个位置,他不仅没有展示足够令人信服的脚法,也没有与前后进行衔接,在下半时位置调整之后,虽然位置还是最关键突前前卫,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策应和掩护卡莫和蒙托利沃,在对方控制时站位防守,但却一次也没有抢到点儿上,也没有抢下过一次球。
上一场对阵巴拉圭,对手先打四四二,意大利是四二三一,从理论上讲,意大利应该有中场人数的优势,突前的马尔基西奥会显得相当活跃,就象德国队打澳大利亚比赛中的厄齐尔一样。但马尔基西奥即没有出色的奔跑能力,也没有前后串联的功夫,盘带突破更是其短板,结果楞让意大利队的中场控制和活力只能停留在理论上。而且,他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蒙托利沃的前插。及至意大利队改打四四二,才总算将中路空当让给了跑动能力更强,创造力也不错的蒙托利沃。如此“闲人”,里皮如何这般器重?
还有,对于吉拉蒂诺的使用,如果没有特别多的反击机会,吉拉蒂诺基本不堪大用,而巴拉圭和新西兰又是长于防守的球队,这也让吉拉成了另一个“闲人”。
对付极端的环境,极端的对手,常规战法是显然是不可行的,必须也得玩极端。老马虽不被人看好,但他极端得了得,虽然后卫极度冒险,但进攻却持续玩着极端。美国人和巴西人同样玩得很极端,他们的四二二二也极具杀伤力,尽管他们都冒着后院起火的危险。
去南非本来就是一次冒险,就看谁是真正的冒险家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