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德国队“冠军相”?
(2010-06-18 23:12:46)
中国足球习惯了赢球了吹捧,输球了棒杀,很少能够保持客观和清醒的头脑。所以德国队在大胜澳大利亚之后,出现了各种各样吹捧,更大呼德国“冠军相”,说德国进攻组织多么流畅,厄齐尔等新秀如何神勇等等。这些都不客观,更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国队那场比赛打得之所以好,并不在于他们是“冠军相“,也不是德国球员真得出乎其类,而在于他们的对手策略上的失误和发挥失常。
所以,我说那场比赛,不是德国队在强,而是对手太弱(差),是对手发挥得太差。首先,澳大利亚中前场的高压紧逼暴露了自己后场更多的空间,而进攻球中较多的德国中前场球员便有流畅传递的可能。二者,澳大利亚队中场失去控制,开始四中场被对方的五中场限制,两名后腰球员正对对方两后腰,而放掉了奥齐尔,使之成为自由人。而四二三一和四三三的阵型对付四四二是一门灵,因此中场被德国队控制。澳大利亚的两名后腰在进攻时全部前压,没有形成防守纵深,从而放活了奥齐尔。这是澳大利亚在本场比赛中的最大败笔。澳大利亚队在下半时变阵四三三后效果好了许多,德国队的控制便没有上半时那么从容,就是增加了对对方中场球员的对位限制。
塞维利亚队上一场比赛也输在四四二上,他们的对手加纳是明确的四五一,虽然加纳人并没有利用中场有效的控制打出更多高质量的反击,但他们还是很能利用中场球员的短传配合牢牢控制中场,而使塞尔维亚队的边路球员没有与中路球员,边路球员与进攻球员之间形成更多的联系。另外,就是造成塞尔维亚队的两个边后卫也不能从容前插。
我几乎能感到塞尔维亚人会在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变阵四五一,一是自己在上一场比赛的教训,更关键是澳大利亚队的前车之鉴。果然,塞尔维亚放弃双前锋,而以五中场单前锋出战,斯坦科难奇放弃了任何前插参与进攻的责任,而专职防守,从而冻结了厄齐尔。再有,塞维尔维亚也基本放弃的前场紧逼,在对方后场控制组织时,除日吉齐之外全部回归半场,三线压缩极其紧密,而澳大利亚队在上一场比赛中三线过于前压暴露的空间太大,而塞尔维亚人显然吸收了这样的教训。
结果德国人在上一场比赛中前场流畅的进攻没有了,两个边路失去了纵深突破的空间,厄齐尔也不象上一场比赛那样自由的表演,这些都源于塞尔维亚果断变阵防守五中场之后限制了对方进攻五中场。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任何机会的克洛泽不得不频繁回撤协防反抢,结果造成了两次黄牌下场。
足球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也复杂,除了摸清规律之外,在实战中更要随机应变,当然变化的时机和针对性也极为重要。在这方面,老帅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年轻教练往往出问题就出在这里。昨天的比赛,尼日利刚刚被罚下一场,雷哈格尔马上便对位派上冲击力强的萨马拉斯,这种魄力直接扭转了战局。在中超联赛中,老布同样以每场比赛有针对性的变化使申花队多次以弱胜强。这都是极好的例子。
当然,德国队在下半时无锋的情况下,还是打出了高质量的反击。这主要无锋状态下对方后卫线会前压,整体队形也在前压,后场防守会显得较为松散,这时候利用中后场球前插中路或将有机会。遗憾得是,这种攻势在对方连续调整两名中场球员之后也消失了。
德国队现在的问题是太年轻,应变对力不足,球员如此,教练同样如此。首战大胜之后,德国队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相信更多的球队会用塞尔维亚的战术对德国队,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队需要什么的变化,勒夫显然还不清楚。这也恰恰印证为什么许多球队更爱启用老教练,而强队更喜欢用经验丰富的老球员。英格兰和巴西都是这样的例子。
如此德国队,哪有“冠军相”?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