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年所有参加亚冠联赛的日本球队当中,广岛三箭队是实力最弱的一个。但即便是最弱也并不妨碍他们在客场给曾经的中超霸主鲁能队上一堂足球课。其实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一切,两者之间的真正差距还是足球理念的不同以及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间的差异。所以说,中国足球要找学习的样板,还不如先从日本足球开始学起。
虽然我们对日本足球的崛起一直羡慕的流口水,而且每每谈起日本足球流畅的配合都无不拍案称奇,但其实骨子里是一直不服气的。否则中国人为什么对于十分在意恐韩症,而忽略了其实我们也已经许多年没有击败过日本队。甚至有人仍在夸大中国球员之于日本球员身体条件上的优势,而对于小个子的日本球员的发展潜力十分不屑。
在日本足球没有象韩国人那样创造出闯入世界前四的奇迹,以及我们的俱乐部开始在亚冠联赛中有过击败日本俱乐部的纪录之后,又一种论调已经浮出水面,那就是日本足球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似乎意味着他们五十年后夺得世界冠军的论调极不靠谱,原因就是他们的技战术素养的确在亚洲已达到极致,但他们的身体条件的缺限限制了他们的继续向前。听起似乎接近事实,但其实是我们的酸葡萄心理又在作怪。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就是身体素质,而且虽然老谈技术如人,但似乎我们也从未真正承认我们的技术比起日本人和韩国人来差多少。不信你听听那些前国脚们接受采访时都大言不惭地说,“我们事实上从未恐过韩,而不恐日,所谓的恐韩症和恐日症都是外界的炒作。”这就说明,虽然我们事实上与日韩足球的差距明显,但我们总还有阿Q精神,我们从不承认技不如人,因为我们始终是在靠精神足球,靠身体踢球,而不是技战术,要不为什么那些伪球评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打出了精神面貌”,原因就是我们其实没有技战术。
日本人虽球到底好在哪?我们差在哪儿?似乎从未有人真正的总结过,因为我们本来懂球的人就不多,而且多数的业内人士是不承认我们“技不如人”的,也不承认“恐”过韩或者“恐”过日,特别是在东亚四强赛上诈尸般胜韩平日之后,也就更坚定了这种信念。
我们要学西班牙,日本人是学巴西的。他为什么学巴西,就是因为巴西足球讲求的是技术,是技术与人的结合,是技术与团队的结合。这源于他们对于自身的深刻剖析和认识。日本身体条件有限,就得靠技术弥补,不有技术就不可能在亚洲或者世界上立足。所以,日本人从二十年前便统一了思想,而且从那些便对参与足球的青少年球员进行集体洗脑,以统一的巴西足球理念为整个训练体系的航标,因此才在二十年后让日本足球改头换面。日本足球从男足到女足,从青少年到成年,从业余到职业,从俱乐部到国家队,风格是真正的统一。
每年日本足协都有一个面对亚洲国家青少年教练员强化班,是他们自己的教练员把日本足球的训练理念展示给亚洲其他国家的教练员。中国足协今年也派人参加了这个训练班,对于日本足球的足球理念以及整个足球发展体系运作方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日本人不怕他这套东西被人偷走,而且十分乐意帮助亚洲的其他国家提高水平,为什么?他们相信水涨船高,要是其他国家的水平不提高,日本人找不着真正的对手,也会限制他们自身的提高,也许到将来,他们不得不考虑加入欧足联了。
日本足球到底高在哪?这恐怕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的。还是广岛三箭与山东鲁能的比赛为例。广岛不算是一支日本联赛的强队,历史上最好成绩只不过是十几年前夺得过第二名,而且他们有过两次降级的经历,足见他们并不代表日本联赛的最高水准。但他们在与鲁能的比赛展示出来的是什么?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他们曾经在主场曾经输给过鲁能,而是他们是如何完成一场比赛的。大白话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细节。他的球员能力全面,能攻善守,而且行动统一,责任清晰,善团队作战。日本球员的确身体条件不出色,但他们动作运用合理到位,特别是一些细节技术几乎不出现失误,比如在实施区域紧逼时球员的位置和技术动作的运用,会让对手在完成个人突破和团队配合时极不舒服从而使自身获利。千万别小看这些小细节,这些细节组合起来其实就是一支球队对于一场比赛的控制能力,如果这些细节作到完美,他们拿下这场比赛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其实会踢球与不会踢球的,都可以从这些小细节上反映出来。比如一对一,二对二时你的跑动和站位。会踢球的以少打多时可以以一挡十,不动而屈人之兵,位置选得好逼得你球往人家脚上踢。不会踢球的以多打少也显不出多少优势,反而互相掣肘失误不断。还是以三箭与鲁能的比赛为例。三箭队球员的跑动接应合理到位,因为传接球细腻流畅,即便失误也能由球员合理的反抢也回位而将损失降到最小。而且他们在进攻时,球员的跑动穿插接应的路线全部围绕着对手的防守档和防守球员最难受的地带进行,这就是会踢球的。反观鲁能,连续一脚步的传接球几乎没有,进攻基本就是中场拦截长传疾攻,看着速度快,但其实由于你的失误率高,加上对手球员的合理站位和有效实用手技术很容易就能将你的进攻化于无形。这差距还不明显吗?
最近国字号又要统一向西班牙学习,这个提法太笼统。要学什么?怎么学?能不能学?都不清楚。另外,国字号的发展不能与青少年、俱乐部,包括女足等割裂开来,否则根本谈不上大一统。日本人学巴西,他所有的俱乐部、青少年、业余队包括女足都在学,而且现在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一个从挖坑种树到施肥浇水再到花熟蒂落的过程的。“催熟剂”虽然时间短,见效快,但果实的味道着实不怎么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