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第六十四讲

(2024-01-29 10:42:38)
分类: 随笔
未来主义在二十世纪文学、艺术中都曾风行一时。产生在哪里?意大利。强势,迅速传到俄国,后来到英法。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1909年2月20日,他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那就是未来主义流派诞生的标志。

1910年,他又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宣扬未来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原则。1913年,他和帕拉泽斯基合编了一个未来主义文学刊物,叫做《拉切巴》。同年,他去俄国宣传未来主义,促进俄国未来主义发展。

他们做事是这样做的:真的创立一个主义,发表一个宣言,接着是文学宣言,然后办杂志,然后到别国去宣传——多么认真。近几十年,这种现象不见了。这也是个“进化”,他们那时的认真,有点傻的——但现代人不再那么认真了。

他们还在佛罗伦萨举行“未来主义晚会”,扩大影响。

1915年,马里内蒂和其他人发表了未来主义戏剧宣言。1916至1918年,马和基蒂创刊《未来主义意大利》。

从打旗号,到实践,到出刊,未来主义在世界范围闹起来。

看回去,三个感慨:

一,文学艺术最好是各行其是,听其自然。提特定主张,一伙人合在一起干,注定要失败的。凡主义,都是强扭的瓜,不甜,烂得也快。

二,谈主义,是一种现代病。试看古人,从雅典到文艺复兴,都不标榜主义。因为主义总是一种偏见,甚至是强词夺理,终归是自我扩张,排斥异己。

三,正好是这种自我扩张的强词夺理,注定该主义的局限性,使之无法融会贯通,不能贯通,其机能就弱。凡主义、流派,都不可能繁荣一百年,至多几十年。

我们有冷静的余地。所以平心静气谈谈别人的主义。

排排名单。未来主义代表作家:

意大利:马里内蒂、帕拉泽斯基、基蒂。

法国:阿波利奈尔。

俄国: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

意大利是发源地,俄国闹得很凶,法国,因牵涉到一大批画家,此派也不可等闲视之。

哪些作品是代表性的?

马里内蒂《他们来了》(戏剧)。基蒂《建筑》、《黄与黑》(戏剧)。帕拉泽斯基《我是谁》(诗)。马雅可夫斯基《夜》、《穿裤子的云》(诗)。

阿波利奈尔对画家的影响大。

理论:提倡文学艺术要着眼未来,要提出和传统不同的主张。“未来主义是现代精神。”马里内蒂说。
他们歌颂机械文明,进取性的运动,歌颂速度,描写大都市,朝拜都市文明,盲目歌颂战争,从都市和战争中发现美:机械美、速度美。
他们取材,反对客观模仿现实,要发掘潜意识里捉摸不定的力量,纯抽象,纯想象地把握一切。

2024年1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