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娃讲道理“四宜四忌”

(2024-12-20 10:52:28)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教论坛


宜讲故事,忌说教

例如,想要告诉孩子诚实很重要,如果只说“诚实是美德”,孩子无法理解,如果讲《狼来了》的故事,孩子就能通过放羊娃因撒谎导致羊被狼吃掉这个具体情节,感受到不诚实的后果。重复地说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单向的信息灌输,孩子会感觉自己被命令、被控制。比如家长不停地说“你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因为这是正确的,那是错误的”,这种方式没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听。

宜鼓励,忌扫兴

不少家长爱用“先夸后批”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比如:“你今天真棒,一早就把被子叠好了,但是如果能把床头的衣服也收拾好,就更棒了!”这样的沟通方式偶尔用两次还行,久了,孩子就知道重点在“但是”。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无条件的欣赏”,即不苛求完美,这样的欣赏会带给孩子自信和底气。家长指出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讲“但是……”,而要说“而且……”,比如说:“你今天真棒,主动帮妈妈收拾了餐桌,而且妈妈相信,爱劳动的孩子下次还会记得把垃圾放进垃圾桶。”这样说,孩子就愿意做得更好。

宜解释,忌强迫

例如,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但孩子阅历少,可能不知该怎么做才叫尊重。如果耐心解释,“尊重就是在别人说话时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乱动”,孩子就能听懂,并更好地践行。

相反,强迫孩子接受道理,会让他们失去深度探索和思考的机会,情绪上也会陷入“我什么都做不好”或“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沮丧和迷茫中。

宜好奇,忌打压

比如,当孩子表达“不喜欢上学,以后要当电竞选手”时,有的家长会说,“当电竞选手需要天赋,你有吗?”这种打压和质问并不能加快孩子成长,也无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回归家长期望的方向。

建议家长带着好奇的态度跟孩子沟通,例如,可以問:“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电竞选手呢?需要哪些训练或技能?”这样可促使孩子探索答案,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自《生命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