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之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2024-07-26 11:04:00)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教论坛


高考之后,一些考生的心理压力不仅没有消失,还可能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生理紊乱现象。这是因为之前高强度的复习和考试,大大消耗了孩子的生理、心理能量,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较虚弱的状态。高考的压力还会让大多数考生心里积累起一些负面情绪,只不过长期被紧张的学习和考试所掩盖,没有被及时释放出来。当考试一结束,考生感到身上的负担全部卸下时,这些不健康的情绪便会随之而来。

那么,孩子的哪些行为,家长应格外注意?

失落自卑  有的孩子考试没有发挥好,考后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时不用功,浪费了美好时光,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考试失利会严重损害孩子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焦虑抑郁  成绩出来,还未录取,孩子自己心里没有把握,持续焦虑烦躁,因而吃不好、睡不好,担心不能考上理想大学,每天惶惶不安,情绪不稳定。有的考生还伴随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甚至性格变得暴躁,让人感觉难以理喻,严重者甚至可能轻生。

过度享乐  部分孩子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出来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多年来的艰辛,一些人会毫无节制地玩。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事实上,每年高考后都会有乐极生悲的案例发生。

价值感缺失  有些孩子在考后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价值感缺失,十分迷茫。还有一部分人受到学习、就业、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压力的冲击,心理上受到较大影响,更容易滑入价值感缺失的陷阱而难以自拔。

如果出现以上问题,该怎么办?

家庭教育归位  考后是学生重新回到家庭教育的时段,家长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开展积极的亲子沟通,着重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办法。

做情绪的收纳箱  高考后,家长也不能缺位。无论家长个人心境如何,都要为孩子的良好情绪助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这段时间的生活规划,指导孩子充实生活,也可安排一些家庭活动,比如到户外散步、赏景等。

调整负性认知  有的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绝对化的消极观念,比如,“没考上大学,人生没有希望了”……告诉孩子,受教育的渠道越来越多,即使没有考取心仪大学。也可以通过复读、职业教育等,打开另一片天地。

学会自我调节  考生要学会接纳负面情绪,通过有效的手段帮助自己面对和处理情绪。比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深呼吸放松练习,还可以伴着轻缓的音乐,想象最能让自己感到舒适、惬意、放松的情境。

培养理性思维  高考成绩出来后,向来都是有人喜欢有   人忧,但其实不管结果是否如意,生活都要继续,与自己达成和解最为重要。不用过分纠结于眼前抉择的对与错,多方听取建议和经验,结合自己情况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最好的。

(摘自《北方新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