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伟:
我发表一点支持张纪中的言论,第一个是我们作为专业研究者来说,1982年的《西游记》拍的并不好。我记得最清楚的是
吴小林先生当时说了一句话,因为1982年那个版比较夸大了这个女妖食色的这些镜头。所以吴小林先生说,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妖精,说看了这个电视剧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妖精,还真妖精。他这个在《西游记》的整个故事里面那是不成比例的,当然就是说特技之类的就更是问题了。
现在问题是《西游记》和其它几部小说还有不一样的地方,《西游记》以想象组成的。所以日本人要拍一部《西游记》,中国人看了一定要气死了,是不是?里面唐僧是女的,等等之类的,斯皮尔伯格也表示要拍《西游记》,《西游记》它是一个不断阐释的主题。1982年一个是它那个片子上的是非常仓促,非常仓促的,最早上的一个片子。第二个就是杨洁是谁都不理,就是自己这个在搞,我和六小龄童也很熟,所以我是觉得这个,你要放眼,因为最近这几年我也搞《西游记》的缘故,最近几年经常有国外的专家来找我谈《西游记》的问题。所以《西游记》的发行量,如果你真是要用高科技,数码特技拍好了以后,它可能是最早能够打向世界的这么一个片子,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拍好了,我们现在很多电视剧。现在我们电视剧实际上真是能够达到国外的,还不多,不能说没有。
当然因为现在你这几部古代小说,尤其是西游记,西游记是覆盖世界的。但有一点,德国人特别提出来了,根据欧洲的宪法,尤其是德国的宪法,不能够打妖精打的脑血嘣流的对不对?那个在德国是违法的。但实际上你要知道魔就是心魔的意思,所有都是幻化的,不要给它处理那么实了。
张纪中:
因为你在实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你说我就是拍那么一个,就像什么西游记后传那样的,那我也不会去拍,对不对,如果说你真的去拍一个很好的一个西游记,能够是让人看到是一个能够走到国际这样的水准的话,那确实是要花很大的精力,很大的钱,很大的精力,很大的技术,要穷极我们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做这样一部戏,所以非常地难,还真的不像我做这些武侠剧,我觉得武侠剧现在,我倒真是驾轻就熟,对不对,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困难,
包括《西游记》,我觉得《西游记》这个东西就是你怎么从原小说去对比,而不是我去跟六小龄童对比,我怎么对比我也对比不过他。
张纪中:这是咱们说句,我再找一个戏曲演员来也扮上他那个样,那等于成了他们俩在打擂台了,你能演得过六小龄童老师吗?演不过,他是一个演猴戏的世家,那他这个,这个是,他是演了一个猴,他并不是让你是个真猴,他是表现的很像,真像一个猴,是这样的一个观点。它并不是一个真的神话故事,所以说你让我去说怎么样去好,但是大家一般的概念里边,重拍都认为你就怎么跟六小龄童比,都是这样的观点。
主持人:对,大家都是跟前一个作品比,并没有说跟小说比。
张纪中:他不是说你去跟小说,怎么体现这个小说,你说小说,咱们说小说出来的时候,是一块山上一块石头,它乓一下爆炸开来了,那出来一个石猴。那这石猴有多种样子石猴,在当时六小龄童他们出来的时候,肯定没有这个石猴,你这个石猴石头做的,花岗石,石灰岩,是吧?还是什么样的石猴到底是?对吧?书里面并没有说,这个都是要创作的。那石猴出来两道金光直射斗牛,然后这千里眼顺风耳说,说这底下出来这么一个东西。然后他一喝水,是吧?一喝水一吃东西,那毛开始长,才开始长毛,你看故事,小说里的故事就是这样,猪八戒他从天上打下来以后,他叫的名字叫(朱刚鬃),你想想这名字,朱刚鬃他能是那个样子吗?
张纪中:就是我们戏曲那个笑咪咪的样子,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去除这个形象。那其实从我来说,我想的,胡老师你说,它下凡肯定就是个野猪,你如果架构它野猪的样子,所以他说我就叫朱刚鬃,他得有这名。后来他拜这个唐僧为师呢,你说这个,我们这个从中国人讲叫做向随心变,你说磕头拜师,反印了佛门,他这个人会变的。人的那个样子会变的,所以我们让他这个,他也符合神话,是吧?符合神话,他就变成笑嘻嘻的这个样子。我觉得这个是符合神话的,而且我们去这样来做,但是他也有很大的难度,对吧?你说孙悟空在老君炉里炼他,你说炼出来什么样?原来是怎么都没怎么着啊,对不对?他就是戏曲它没办法,它没办法来实现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其实翻拍这个四大名著,属这个《西游记》。
主持人:最难?
张纪中:它的,它的这个范围,就是它的可以操作的这个面最大,你像我觉得《红楼梦》最狭窄,这是我说的。
主持人:写的最细致。
张纪中:它不是,它这没有什么更科技的手段来体现它,你说你有什么手段来体现它?他那个家伙可真是硬扛硬的那个东西。
主持人:所以李少红导演现在才愁的嘛。
张纪中:三国你说,三国这个,你说我们原来拍过那个三国,那个时期是没有任何电脑制作,对吧?千军万马体现不出来,首先我觉得现在可以实现的是这种气势恢弘,这肯定无疑要比那个时候强,对不对?另外从美术的感觉上我觉得可能也会好的多。但是这些人物的塑造,能不能够那么朴实?能不能够让人老百姓特别容易接受?我觉得这其实这难点都很大,还有《水浒传》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这个里面,这个里面就是我最占便宜。
主持人:那您是最终希望《西游记》如果被大家看到,希望是带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大家能够感受到什么?
张纪中:我觉得就是说。
主持人:得到大家的评价是什么?您会最满足?
张纪中:大家都爱看吧,那我觉得就最满足了,从这么点到最老都爱看,说这才是应该是我们,这才应该是我们的《西游记》,我觉得就是这样。这个小说的魅力把它拍出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这是您最希望的?还想问一下。
蒲寅:我也一直就是说,就是对名著它不应该是翻拍,它应该还是对名著的改编,你是基于名著的,你并不是基于这个原来的那个影视剧。
高希希:这样说法准确。
蒲寅:所以我觉得这个呢,有可能是一个观众的一个误解,好像说你们这个以前有人拍过了,那么你现在拿来再拍就是翻拍,不是的。无论是《红楼梦》也好,《三国演义》也好,《西游记》也好,这都是我是照着原来的这个文学作品来的,我不是说照着原来那部影视剧来的,这个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