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星夜话之南海一号天价打捞值不值4

(2008-03-24 02:42:55)
标签:

娱乐

分类: 五星精彩内容缩编

00483600

    主持人:那好,刚才这个视频资料呢,是“南海I号”还没有装集装箱之前,没有装在箱子之前,看到了,王刚老师您看到了它的一点局部了?

    王刚:大致有一点轮廓。

主持人:最先开始,前面大家看到没有,一个水篮,提上来,其中放了一些器皿,这就是散落在这个船体周围的这些器皿被打捞上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的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打捞上来的这些器皿都是什么样子?看一下。

 

【小片4】:“南海I号”出水瓷器

 

00500410

    主持人:好像看到这些的时候,大家都,现场好多朋友都在交头接耳,都在讨论,王刚老师,您觉得,您看了之后,你觉得它们的品相怎么样?

    王刚:品相,品相就这几件来讲,不错的。大概窑口有龙泉,浙江的,还有,好像还有影清的多,就是景德镇的,我们也叫影清,清白瓷都是它,还有一些好像是福建的地方窑口,包括广东的一些地方窑口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还有前面的那一些片断,您看了,看清点吗?总比您看到大铁箱子要刺激一点吧?

    王刚:那是,它是因为,这是“南海I号”它水底出来的,因为有这么一个背景,所以我们觉得很感兴趣,如果说比如说在拍卖会的展柜里,如果看到这么几件东西,你会就一走而过了,就是这样,美则美,承认是很美,但是它是就是一般的民窑瓷器,但是品相真的比一般的海捞瓷好的多。是这样的。

00511418

    主持人:那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一些片断呢,都是由我们的水下摄影师来拍摄的,今天也有很多水下的考古的队员,还有专家来到我们的现场,也坐在我们的嘉宾席上,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四位,一位是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赵嘉斌,欢迎您,赵主任,还有一位是水下摄影师徐海滨,欢迎。另一位也是水下摄影师李滨,还有一位水下考古队员,鄂杰。欢迎,我想问一下两位水下摄影师,刚才的这个片断是你们拍的吗?

    李滨:是我拍的。

    主持人:是您拍的,您保留了多少像这样珍贵的资料?

    李滨:这个陆陆续续拍了很多,但是这个“南海I号”20多米,水下能见度很差,拍这个不太容易。

    主持人:能见度很差,大概有多少呢?

    李滨:有时候最差的时候,伸手这样看不到的。

    主持人:那么浑浊,那个水?

    李滨:对,它跟那个季节变化,台风,水流影响都有关系的。

    主持人:那您下水多少次?

    李滨:下水下了很多次,这个我们,发掘是水下的一个测量,一个记录,一个摄影,这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您就是专门做水下摄影的,是吗?

    李滨:对。

    主持人:那它的难度在哪里?

    李滨:就是水下一个能见度的问题不好解决,这个是世界难题。

00531200

    主持人:目前还是世界难题吗?

    李滨:对,各国水下考古,对于水下摄影,就是浊水的水下考古,就是在中国来说,还是比较好一点的。

    主持人:那您感受到这个船体是一个什么样子?因为您拍了那么多,近距离的感受它?

    李滨:我的感觉就是,“南海I号”因为水下能见度的影响,整个都是局部一点点摸,就有点像盲人摸象那种感觉。

    主持人:一点一点拍?

    李滨:对,一点点的摸,一点一点的拍,一点一点的做。

    主持人:那还有一位是这个赵主任,赵主任,刚才听张主任介绍,有很多的工作,也是您亲自下去部署的,亲自去做的。

    赵嘉斌:是。

    主持人:那这样的“南海I号”您是下水多少次?然后去观测它,您具体的工作是怎样部署的?

    赵嘉斌:可能一天要下一次两次,我们连续几个月的时间,下的次数太多,我们在之前调查的时候,这并不是,刚开始就设定这么一个整体打捞的目标,我们只是知道这个遗址在这里,然后通过我们逐年的累计,四年的时间,去逐步的确认它的的一个埋藏的现状,还有它保存的一个状态吧,我们是做这些工作的。

00551520

    主持人:那里面最让您欣喜的发现是什么?

    赵嘉斌:最欣喜也就是抽开泥,大概 一米多深的泥,可以见到船舱里面,整体排列的这些瓷器。就跟当时装货的一模一样,整体排列的。

   

    主持人:那像刚才是水篮拿上来的这一些,是散落在外面的一些?

赵嘉斌:有的是在散落在外面,因为我们在做调查,刚才张主任也说过,我们取了一个很小的地方,要了解船的本身的一个埋藏状态,包括船货怎么去装的?包括它是什么样类型的一个文物,我们都要做一个先期的调查,那些大概是选了有不到一个探方的一个器物,大概只有一层。

 

考古切(二)00020620

王刚:这个跟张先生还有几位见面,我觉得是很荣幸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是真正是第一线的,从他们嘴里所见,所感是真实的,第一真实。

 

00091605

    浦寅:我有一菜鸟级的问题,就是现在在那个水晶宫里,如果把那个瘀泥都给清掉的话,它不就散了吗?

    张威:你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这不是菜鸟问题。确实是,这个问题是。

    王刚:这是下一步的事了。

  ……

00100806

    张威:挤不住它,你那个南海I号,底下泥是有一定硬度的。

    浦寅:有胶质的。

    张威:泥沙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它那个有一定的硬度,给它挤到那儿了,就坐到那儿了,这船,因为南宋的船,我们老先生,他造船,他是用那个铁钉来连接,这么多年这铁钉早锈光了,船板跟船板肯定会塌的,百分百会塌,所以这个问题,就你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泥要抽走,你得想好怎么支撑它,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