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这个。也甭讲我们捞上来,我们考古说是,都是说叫考古发掘,它出水。
主持人:对不起,对不起,我用词不慎。
张威:用词不慎,所以一开始介绍的就不对,我们不是捞宝者,绝对不能说我们是捞宝者,我们现在是痛斥那些商业公司,打捞公司,称他们是捞宝者,我们是考古研究者。
主持人:发掘者。
张威:我觉得刚才王先生讲的,讲述了很多人的心里话,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作为它的价值,一些国内的媒体,有些宣传是非常不负责,一千亿美元,几千万,根本不动脑子,不想一想,不算一算,就说刚才王先生讲了一下,您是比较了解,所以对它的一些行情,比较了解,当然也不是说完全的特别准确,也是,有一些价值也不是太低,但是也不至于1000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绝无此可能的,当然我们是考虑呢,还是从考虑那个,刚才,我觉得后一点您讲的非常对。就说从它那个沉船的本身那种,海船研究价值上,科研历史价值上考虑,这肯定是很值得,从保护遗产去考虑。
00:21:41:20
王刚:真的是无法估量的。
张威:确实我觉得你讲得是非常中肯,而且从经济价值,确实要是,要是说拿去卖,你说把这个钱能够,你说抵消收回成本那是绝无可能的,这是其一。其二来说呢,对于考古来讲呢,这种价值对我们来说,它也是虚拟的,就说你这个,无法按照这个考古发掘品,不管你是水下的,不管你是陆地的,你发掘品是绝对不能进拍卖的只能做研究,只能做文物保护,做宣传,做这种教育,历史研究,只能它用途,是合理利用,有效管理,我们这几个,来了四个队员,他们都下过水,都也是,你像那个赵嘉斌,他都亲自,确实取上来过,那些东西,但是那个东西,它是好一点什么呢?它从船舱里面,非常完整,就是非常新,这个如果说拿到市面上,市场上看,肯定很多人以为得看走眼。
00:23:07:24
主持人:得打眼。
张威:他以为那是仿造的呢,实际上确实是考古发掘出水的,但因为它那个在船舱之内,是一个当时运输的原始状态,因为上面有泥覆盖着,使它保护的非常好。
主持人:就是您觉得它的品相很完整。
……
00:24:10:20
张威:我们讲,从考古的角度,从鉴定文物讲,它一般是三个价值,一个是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那么这个南海I号,相对来说,它的一些东西呢,艺术价值呢,相对要比一些窑出品的残破的瓷片,市场上墓葬里出来的小批量相对小的瓷器来说呢,它的艺术价值可能要强一些,因为它这个比较有特点,就是说从我们,我们沿海这么多年,也做了很多沉船,也发现了很多水下的文物,确实这条船的东西呢,它集中了当时的著名的窑口,非常集中,就是著名的几个名窑,像景德镇,江西景德镇这是名窑,到现在也是很著名的,继续在烧灶,像龙泉窑,浙江的龙泉窑,这都是非常有名的,窑址的,东西都有,还有福建的瓷造,就是晋江的,还有德化窑,都是非常,它集中了一些非常精品的,确实是。当时来说是,可能这几个商人啊,都是买采购的比较好货,但是我们在发掘之中呢,也在很多船中也看到了,大陆货确实多,所以从这一点考虑呢,我们不能考虑它的经济价值这点,在我(),它也不可能实现了,就说卖一千万,我也不可能把它卖成一千万,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从历史的研究角度,这角度还是,它是确实,价值还是偏高。
……
00:26:27:08
主持人:您在说的时候,我看到蒲寅老师眼中闪出异样的光芒,蒲寅老师也是对收藏非常的喜欢,对这些文物很喜欢。
张威:我是菜鸟级的收藏者。
主持人:菜鸟级,那也是够上级别了。蒲寅老师,您觉得像这种天价的打捞,您觉得值吗?
蒲寅:我觉得不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但是为什么会花到这样的天价,我们去问一下它的动机,就是我们看到的大量的言过其实的一些报道,比如说水下的敦煌呀,媲美兵马俑了,还有什么,一千亿美金的价值呀,等等等等,这些夸张之词,这些夸张之词是怎么出来的,是为了这后面的一些经济利益服务的,就是说,它要吸引大家的眼球,吸引大家去看这个博物馆,吸引大家去当地旅游,那么套用一句老词叫动机不纯,那么这个动机不纯其实直接影响到这个事情本身的这个含义。也就是说,这样的天价发掘,对于考古的意义可能伤害的比它保护的意义要强的多,要多的多。怎么说呢?比如说我们知道,刚才张老师也说了,就是说,我们这个里面现在既然已经澄清了,就是它的经济价值,并不像媒体宣传的那么高,那么我们就要塌下心来做它科学上的价值,考古学上的价值,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博物馆每年的维护费用就是两千万,它容得了我们科学家多少年来仔细的研究,来心平气和的研究呢?
主持人:对
00:28:37:20
……
主持人:那我们问一下刘老师,您觉得呢,你同意蒲寅的说法呢?他觉得这样的话会南辕北辙,和当初的考古的初衷、本意,会相反?
刘庆柱:这个打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主持人:不得已而为之的?
刘庆柱:是因为它为了保护这批东西,已经暴露目标了,为了保护,但是如果没有面临着破坏,是不会打捞的,也不会同意打捞的,打捞以后,就像前面几位谈到的有估价问题,张威主任提到的,不存在估价,因为你不可能去,中国的打捞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比如说四六开,打捞公司和博物馆,然后四成归博物馆,六成归打捞公司,它可以拍卖,中国不允许,水下的,地下的,全部是国家的,因为你是从事,用国家的税收,国家的财政去捐的,不存在估价问题,正像刚才谈的,估价可能是一个炒作,这种炒作不利于这个(考古研究),你本身是要恢复的记忆,我说人不能没有记忆,没有记忆,就像植物人一样,要恢复历史记忆,我说拿钱要买健康啊,什么健康?记忆的健康?是这个原因,我觉得从这角度来说,刚才几位谈的对的,至于这个东西值多少钱,因为你不能卖,谈这个钱都是空谈嘛。
00:30:25:00
主持人:那像这样。
王刚:宣传炒作上容易给这么一个印象,因为刚才刘先生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同意,因为这个事情的背景,我们大致也了解一下,最后好像说是被逼出来的,具体还有人被迈彻·哈特逼出来的,没有办法,这个迈彻·哈特是个英国人,从小生活在孤儿院里,然后特别就喜欢那种探险哪,淘宝哪,(在)哪发现一笔财富呀,其实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也经常会有这种幻想,然后最后终于,他是1940年生人,年龄并不很大嘛。
主持人:20多岁的时候他就成立了自己的打捞公司。
王刚:就开始,后来就盯上我们中国南海这个区域了。他们是什么,他们真的是属于一种带有破坏性的一种发掘,纯粹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就像刚才刘先生讲的,多少多少分成,拿出来就是卖的,而且把船体好多都切割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