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最新增长点
(2024-03-03 23:40:50)
标签:
时评股市的“财富效应”什么叫增长点增长点的两大特征产金蛋的鸡 |
上篇文章写出后,越想越觉得开发股市的“财富效应”十分重要。因为,完全可以说,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关系着股市的兴衰,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因为,它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巨大无比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两三年之前,面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几乎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相信:再过十来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能赶上美国,中国人真正能够扬眉吐气的时候快到了。就在新冠疫情危害最重的那两年,中国很快控制住疫情,经济所受影响不是很大,美国则成为全球的重灾区。可是出人预料的是,美国的经济不仅所受影响不大,还拉开了与我国的差距:其中,美国GDP在2021年较上年显著增长了5.7%,在2022年,其GDP的增长,则创造了30多年以来未曾有过的9.2%的新纪录;中美两国的GDP差距2021年为5.34万亿美元,到2022年,差距已达7.47万亿美元了。
何至于此呢?开始,笔者只注意到是“美元霸权”在显灵。后来仔细一想,才发现最重要的是美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在大显神通。因为,美元本身只是一种协助商品流通的工具,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它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而必须随着美国物质基础的价值变化而变化。是美国的商品价值、市场信誉附体,才使美元成为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金额最大的货币。美元近期之所以能够不断增值,关键是美国股市坚挺,是由于股市的“财富效应”促使它不断“长个”,把其他货币都“比”下去了。股市是“皮”、货币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于是,对美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不得不认真考虑。如果其能继续发挥作用,而我们却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赶超美国的愿望势必落空。事实上,股市的“财富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它将依各国的有关经济素质和股市管理水平而差距很大罢了。就目前看,美国股市股指连年上涨,积累了不少问题,存在一定的水分,但是只要能够改进社会治理,短期是能防止股灾发生的。也就是说,其股市“财富效应”是可能延续下去的。
于是,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是沿用老办法慢慢走呢?还是应该把美国的经验学过来(当然不能死搬硬套,而必须因地制宜、有取有舍有添加)加以利用呢?
笔者认为,最好是学过来。因为,改进股市管理,成本低、见效快、收获大。改进的仅仅是条例、管理办法,无须增加多少投入,就能激活全局,充分调动投资者和各类企业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何乐不为呢?
其实,用改进股市管理的办法促进发展,更适合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之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国家和各其他行业都在支援农业,投入不少人财物力。为什么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人民老是为吃饭发愁呢?关键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错。不是在走更适合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路子,而是凭主观愿望行事。事到如今,可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笔者有这样的看法:发掘股市的“财富效应”,绝非只对投资者和上市企业有利,而是对国家、对全局更有利。因为,股市直接联系着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股市活跃起来,必能搞活全局。所以,应该把股市当做当今最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经济建设不能没有重点,更不能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点是什么?它有两大特征:一是意味着,它过去被人忽略,很有潜力、适合需要、却没有被开发出来,反之成为全局的一个薄弱环节、对全局产生拖累作用;二是意味着,它并不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人财物力、领导者精力而很难取得进展的项目,只要方法得当、找对人,很快就能出成效、效果还将出奇的好。比如,约在十年之前,发展新能源就是当时促使经济提速增效的一个亮点、增长点。国家领导为此全面规划、重点推进,很快使我国在这方面由后进变先进、闪亮登台,令不少老外“惊掉下巴”。现在,发展和利用新能源已是我国的一个最“叫得响”收获大的大项目。高铁跑得快,因其经济效益不佳,还算不上是突出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股市呢?则完全符合上述两大特征,却被忽视了。
有人可能担心,把工作重点放在改进股市管理上,有可能不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是不必要的。只要它是一个真正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受益的必然是国家;它能很快产出“金蛋,”为国家增生巨额财富,国家也就能够很快拿出更多的钱去支援农业。其实,股市有不少“三农”上市公司,也有很多上市公司是直接在为“三农”服务的(农民农民工里面也有不少股民)。让这些公司鼓起劲来,最大受益者当然是农民。这将直接推动农村面貌的改变。
也有人要担心,股市的“慢牛行情”,最后也将把股指推得很高,那就是在积累风险,风险难免变作危险。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今的中国还不算发达,身子较弱;有了股市的“财富效应”,必然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有利于经济素质与质量的提高);那么,今后已经变得很强壮了,还怕会有风险吗?美国在快牛走势下股市风险已经积累了70多年,他们都不怕,为什么我们要担心“慢牛走势”稍长时间的风险积累呢?并且,中国人做事总是经常在考虑“留一手”的,随着科技进步,应当相信是会有办法防止出现危险状况的。比如,试想一下,随着机器人的大量涌现、飞速发展,可以预料,几十年后它将替代50%甚至80%的劳动者,经济在更快、更好地推进,剩余的劳动者干什么?很可能是由国家养着、让他们好吃好喝、漫天地去玩。在此情况下,怎么会有风险与危机呢?
好了,不多说了。紧紧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吧,我们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成功地驶向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