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新冷战”
(2022-03-20 09:48:13)
标签:
时评新冷战广场协议霸权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
拒绝“新冷战”
自新一轮“俄乌冲突”开始后,由于战事规模远远超过上一次,由此使得国际社会空前紧张。在某些大国及其顽固追随者的鼓吹、挑唆下,世界局势有所改变,似乎正在形成新的两大集团的对立,人类即将进入“新冷战”时代。
似乎这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避免的了。然而,笔者认为,非也。因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是和而不是分,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可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毕竟是一致的,理智终将战胜愚昧和冲动,从而将矛盾纠纷严加限制;人类是一“命运共同体”,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共享发展的利益是一种最好的证明,新冠病毒来袭、弄得各国风声鹤唳、如临大敌也是一种极好的证明,如今俄乌战事爆发、各国均有反应、总的来说都希望停战议和同样是一种直接的证明。人类的命运是密切联系、没法割裂、苦乐相随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突看不见共同利益,不能再像一战、二战那样“杀红眼”而六亲不认。
那么,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即在“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世界政治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为什么依然将会发生较大的军事冲突呢?主要因素有三:
其一,极少数大国强国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更贪图“霸权主义”所能带来的极大好处,当事者于是千方百计地想维护旧格局。为此,他们死抱着“冷战意识”“后冷战意识”不放,总想激化矛盾、制造乱局,为“霸权主义”的存在寻找合理依据,纠集同伙又打又拉,促使一部分中小国家投靠自己。局面混乱,必然对有势者有利,真可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几天的美英两国,眼看追随者陡增,是乐坏了。他们巴不得俄乌双方越打规模越大、最好把欧洲席卷。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像过去那样发号施令、把一个个的“紧箍咒”戴在“小伙伴”头上。
其二,“冷战”早已结束,“后冷战时代”也渐行渐远。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总认为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为此,他们的警惕性很高,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往“两大阵营”争斗的意识形态上靠;他们总是自觉地充当着某一意识形态的“吹鼓手”、维护者、斗士和组织者;因此,只要有一点碰撞的火花、它们就要渲染为战争爆发,战争真的打响、他们就大胆地推测将如何发展,有人递过来刀子、他们则毫不含糊地拿过去杀人,有人提出某种时髦的见解、他们立马而去搜集依据、不惜造谣生事……有了如此一批人,如同火药桶旁经常都在冒火星,总有一天要出事。
其三,不能不说,有些国家的领导者视野不够宽阔,对那个超级大国丧失警惕,在不知不觉当中掉进了“圈套”。华约解体后,北约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眼看美国利用北约国家到处为非作歹,众多欧洲国家于是逐步拉开了与美国的关系。早在第二次海湾战争时期,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不同意美国的做法,先后加入反对“霸权主义”的行列。因为大家已经认识到,霸权不仅危害着发展中国家,也直接危害着其他发达国家。如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赤字剧增,为了扩大出口减少赤字,美国以强权迫使各发达国家货币升值、美元贬值(其中日元升值最大,导致其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通过“广场协议”为自己解决困难。直到2021年底,美国都是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可是,美国找到了翻盘的机会。那就是,通过“自己人”、通过北约不断在东欧制造事端,步步紧逼,暗中支持乌克兰不断挑衅俄罗斯,终于压迫俄动手。很明显,这次的俄乌之战,只要欧盟主要国家事先考虑周全一些,对乌克兰施以约束,那就可以制止。如今,美国得意了,各发达国家就等着签署第二个“广场协议”吧。
很明显,世界形势若按美国的意图发展下去,必然形成新的两大对立集团;北约有了存在依据,就算不直接参与俄乌战争,其在背后暗中下手,必然使得俄乌之战长期化,以此慢慢拖垮俄罗斯;整个世界,则将陷入“新冷战”,国际经济秩序严重受干扰,到处都是“美国优先”,唯有美国依仗“霸权主义”可以为所欲为。这怎么行呢?
所以,当前的世界各国,对于俄乌之战绝不能简单地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绝不能简单地认为谁对谁错,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免上当受骗。尤其是乌克兰当局要清醒,战事发生在本国,长期打下去只能把乌克兰变成烂摊子,居民苦不堪言;乌方能够得到一些外援,收获大量“空头支票”,一旦战争结束,又将第二次被抛弃,从此沦为“乞丐国家。”要说受害最大的国家,必然是乌克兰。俄罗斯手握核武器,现在没人敢去直接挑战,今后也不会有人敢去“虎口夺食”;即使俄被战争拖累,经济大面积受损,但是要知道,俄是世界第一资源大国,要想恢复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如果有理智的话,最先愿意停战的应是乌克兰。
欧共体国家应该心中有数。俄罗斯虽然强大,毕竟没有扩张的野心。反之,它为了安身立命,曾经一再向西方国家示好,并以主要苏联国家的身份赞同接受“休克疗法”、赞同苏联解体。所谓俄想组建“第二个苏联”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从这次俄乌之战来看,也充分说明了俄罗斯很有节制,只针对军事设施、不针对人,一再声明战争结束就撤军。这是在告诉人:俄方没有占领之意。对于俄乌之战,应该知道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欧州国家被战火熏烤,人心惶惶;经济秩序被战争破坏,长此以往经济发展势必掉队;那些不关心经济而关心政治的“冒险家”日益得势,不少国家的前景堪忧;“冒险家”们为了自己的业绩甘愿为美国充当“马前卒,”“霸权主义”必然重新崛起……所以,如果有理智的话,欧共体国家应该集体发声,发对战争、力促和谈,彻底打消乌克兰继续打下去的希望。
事实上,俄乌冲突,是欧洲受害,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刚从互联网上看到,人民大学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先生指出:俄乌冲突使美国像在一战、二战时期那样开始大量赚钱。一是在能源方面,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不能正常供应欧洲,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美国天然气使美国大大受益;二是促使美元地位迅速增强,大量欧洲资本流入美国,稳定了美国一度岌岌可危的债券市场;三是俄国与欧洲相互之间的最大贸易伙伴关系被迫中断,合作关系动摇,美国获得占领欧洲市场的良机;四是美国的军工企业再度活跃起来,军火生意可望大展宏图。为此,美国必定将在俄乌冲突当中扮演火上浇油的角色,美国难免成为“新冷战”的始作俑者。
为此,世界舆论理应正本清源,重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旋律。那些“老掉牙”的意识形态喧嚣已经丧失存在依据。要让人民清楚地知道:战争发生,只能扰乱秩序、危害经济建设与发展;战争扩大,只能危害加重、直至破坏更多人们的正常生计。这说明,战争与瘟疫一样,是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性;不管你承认与否,它将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你,就在你身边。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正视它,弄清其含义,凡是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就支持,凡是不利于它的就坚决反对和拒绝。欧洲人民尤其需要清醒。
拒绝“新冷战”,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