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格
自古苏州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从伍子胥建造苏州城迄今2500多年,城市结构基本不变,街道依河而建,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构成独具一格的水城格局。《平江图》描绘的宋代姑苏城,被护城河围成方方正正十分整齐,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家家临水,户户行舟。小巷、小桥、流水……这些本不是用来吸引游客的人造景观,是自然形成,天人合一。
今天,苏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仍至中国不可或缺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成为苏州经济新增长点和新支柱产业,进入国内五强。究其原因,我用一句最直白的话,就是苏州不建高楼。
仍然是碎石子嵌砌的、长有青苔的小路,黛瓦缀边的白粉墙,多处高耸别致的古塔,随处可见的,门口卧着小石狮子、门庭立有影壁、内有一口小井的宁静小院;紧临民居墙边,流淌的幽深泛绿的河水及粉墙下临水的小石阶;带着远古印记的城楼、城墙、狭长的拱桥,还有桥下不时荡过的带蓬的轻悠小舟……。虽然颓败、古旧、斑驳,甚至圮废,仍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的追逐之地。
苏州无高楼,是因为懂得敬畏与尊重
历史武汉,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我的父辈曾以从石库门的里份走出而引以自豪。今天的武汉,我的评价是,没有准确的城市定位,城市发展是老不老新不新,老(建筑)中插新(建筑),新无生命。杂乱无序的水泥森林,遗弃了老汉口贵族的派头,多成为一堆建筑的垃圾!
最近从汉网上看到一群执着的“人文卫士”,以关爱武汉家园为己任,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