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的诸侯,真正代表着“中原正宗”的应该是晋国,一方面晋国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建立的诸侯国(桐叶封弟),另一方面在同姓诸侯国中晋国实力最为雄厚而且长期尊崇周天子。春秋时期郑国、齐国的霸业都是昙花一现,宋国、秦国的霸业偏安一隅,吴国、越国的霸业虎头蛇尾,楚国虽然可以与晋国抗衡却总体处于劣势,只有晋国的霸业从晋献公时期一直延续到“三家分晋”,甚至战国时期“三晋”称霸天下一个多世纪,赵国甚至成为战国后期秦国唯一的劲敌。
不过,晋国发生两件大事,却成为中国历史数千年的缩影。这两件大事,一个是“曲沃代翼”,另一个则是“三家分晋”。
“曲沃代翼”是指晋国君主的叔叔曲沃武公利废黜侄子晋侯缗自立为国君,成为后来“同宗夺位”的典范。后来同宗之间胡亥夺嫡、杨广夺嫡、玄武门之变直到靖难之役无不如此。即使是“亲兄弟”甚至“叔侄之间”涉及到国家权力,都有可能血溅当场。“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同宗之间的争斗与杀戮更加残酷,无论是都成功都是血雨腥风。
既然“宗亲”不可靠,既然“兄弟”靠不住,于是晋国国君就开始“消灭宗族”信任“外人”。这就有了夺取晋国国君之位的曲沃武公即晋献公听取谋臣士蒍的建议诛灭近亲属诸公子,依靠异姓功臣心腹管理晋国。晋国国君自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却不料异姓功臣逐渐发展起来轮流控制朝政,这就是“晋国六卿”。后来“六卿”相互争斗变成“四卿”,最后韩赵魏“三卿”灭掉智伯瓜分了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不是亡于家族宗亲就是亡于异姓功臣,终究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朝、曹魏、南朝为避免诸公子夺位不惜圈禁甚至杀戮宗亲,结果却是皇位拱手外人。汉朝、晋朝、明朝为压制异姓功臣对宗室不惜裂土分封,却不料出现同室操戈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乃至靖难之役。晋国“曲沃代翼”与“三家分晋”的悲剧,成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可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