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前“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甚至三次西河之战都被“超级大国”魏国击败,尤其是第二次西河之战,50万秦军竟然轻易被吴起5万“二线兵团”击败。商鞅变法,把魏国宰相李悝变法图强经验在秦国全面复制并发扬光大,对军人与农人“绩效考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奖励耕战”。拿破仑曾夸耀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节杖,商鞅则是在每个士兵的背囊里放入一枚爵爷的印绶,二十级军功爵位,铺出从普通士兵到贵族乃至千户侯、万户侯的奋斗之路。
商鞅变法迅速使得秦国兵强民富,秦人“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而且趁着“超级大国”魏国衰落夺取河西之路。商鞅虽然因为得罪宗室贵戚被诛灭,但商鞅变法“绩效考核制度”却被历代秦国国君所继承,成为秦灭六国的制度基础。商鞅的“绩效考核制度”只看贡献(斩首数量)不看地位与职务,这就使得全体将士尤其是普通军人在利益刺激下成为“战争机器”,还造就了司马错、樗里疾、甘茂、白起、蒙骜、王翦等名将。不过,商鞅“绩效考核”并不排斥治国安邦的王佐之才,这就有了张仪、范雎、蔡泽、吕不韦、李斯等能臣。六国英才在商鞅“绩效考核制度”吸引下纷纷“西入秦”,秦国赢得了“人才大战”的胜利,也就赢得了“天下一统”的最后胜利。
商鞅变法造成了秦国的崛起,催生了大秦帝国。等到“沙丘之变”后赵高等人不是通过“绩效考核”位列公卿而是通过陷害忠良操纵君王把持大政,这就有了秦帝国的崩溃。项羽继续排斥商鞅的“绩效考核制度”,“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最终被实行“商君之法”不吝封侯之赏的刘邦击败。汉朝甚至出现沙场宿将“飞将军”李广没有“绩效”不能封侯,而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追随霍去病征讨匈奴“斩将夺旗”封为关内侯(秦汉二十级爵位第十九级)——“李广难封”背后是商鞅“绩效考核制度”的严格规定,激起秦到隋唐乃至明清将士的报国热情。宋代不尚军功,这也导致两宋孱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