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馒头的记忆

(2023-09-14 06:16:07)
标签:

家乡

文化

情感

馒头的记忆

在我的心中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它记载着我在人生之路上独撑风雨的艰难,那每一个脚印都诉说着馒头就咸菜的故事。

二十几年前,经过残酷的“黑色七月”的历练,我实现了“鲤鱼跳龙门”,顺利考入河北交通学校,学习公路桥梁专业知识。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出家门,又激动又兴奋,但家庭的贫寒却又让我苦不堪言。带着父亲的千般叮咛、万般嘱托,胸揣着他塞给我的100元钱,离开家乡村庄,走进大城市的校园,过上了每月14元8毛5分钱生活费的独立生活的日子。

曾记得,为了供我们兄弟姐妹上学、生活,父亲一辈子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紧握着凝聚着父亲汗水和体温的100元,耳边时常响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孩子啊,是衣就遮寒,是饭就充饥啊!”于是,我在心里开始精心地设计着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压缩每月开支。除了同学间必要的应酬,我只能从自己身上节省,而且几乎到了刻薄自己的地步。每天只有早上去食堂打饭,两毛五分钱买一斤5个馒头,分三餐,就着从大街上买来的廉价萝卜咸菜,就是我的一天的伙食。一个月下来,一顿热菜都没吃过,更别说尝肉腥了,每月硬是从生活费中挤出4元钱留着回家给父亲当零花钱。

在校园里,身体营养的缺乏,加上学习的紧张,不到半年我就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人也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第一学期回家,见到父亲,老人落泪了,他心痛地对我说道:“我不差你那几元零花钱,用不着你替我节省。一定把自己身体保护好啊!千万别光惦念着家中啊!”后来,父亲经常给邻居们说:“我那孩子在外上学,可节省了,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呀!”

生活的艰难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的信心,我要向那些衣冠华丽、大把大把花钱的人证明:我比他们更富有。我每天都记日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对得起这些吃馒头的日子。珍惜光阴,刻苦学习,保持乐观心态,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思想理论,积淀文化底蕴。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就回到宿舍,把属于自己的那个馒头从饭盒里拿出来,吃完后就立即去教室看书、学习。

物质生活贫乏的日子,我的精神世界是那么充实而富有。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我认识了简爱,学会了自立自强;我结识了吴运铎,坚定了做生活命运的主宰;我懂得了“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只追求了温饱,而从未感悟过生之奥妙”,有时看着看着,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连那唯一的一点物质食粮都忘记了,同宿舍的好友就把那个馒头给我拿到教室来,一个人坐在静静的教室里,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看书,思想在不断地净化、升华,觉得浑身是劲儿……三年的时光,我从贫瘠到收获累累硕果,我感谢馒头的陪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现在我已成家立业,每天饭桌上,虽有炒、有熘,但我却时常想起那段馒头就咸菜的岁月,因为正是在那种平淡的生活中,我充实了自己,我的生命没有静止,没有浪费,它教会了我怎样去对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泰戈尔说过,“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能变成光,照亮你的路。”这是我的财富,而且是仅属于我一个人的终生财富。困苦的经历,前行的动力,永远激励着自己不停奋进。

发表于《衡水日报》2005年9月12日B2版

2023年9月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