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元节回家

(2023-08-31 14:01:25)
标签:

家乡

文化

情感


中元节回家

830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一年之中四个上坟祭祀的日子,我依然返回家乡石海坡村,给我作古的父母及先人坟墓上送去纸钱,寄托对亲人们的思念。

今年的这个祭日,我尤为重视,我是把它看作一次必定回家的行动。由于今年天气格外的炎热及其他原因,我回家的次数相对减少。自清明节过后,一天天的就这样快速过去了,好像每天还都给自己找出不能回家的理由——真的老了,顾虑重重,行动不容易了。而眼下到了上坟的日子,无论如何都要回家了。

岁月催人老,乡愁老来深。凌晨3点,我虽躺在床上,却就睡不着觉了,计划着回家的一切。5点半就骑车奔向市区汽车站,准备乘坐通往家乡武邑县城的102路客运班车。就这么巧,原6点准时从汽车站开出的当天第一辆客车,在这个特殊节日里因故停运,我就只得坐20分钟后的第二辆客车了。620分,班车发出,我回家的行程正式开启。

平日里空荡的县际客运班车,今天却客满满的,大都是坐火车从外地赶回来,要回老家上坟的。市区内慢慢悠悠,20分钟出了市区后,就沿着040省道,一路飞奔。熟悉的路况,熟悉的景观,就在我眼前掠过。人老心急,归心似箭。7点,班车驶过滏东排河上的辛庄桥,进入县城,我在“明清家具城”站牌下车,然后搭乘上一辆熟悉的公路养护清扫车,继续接下来的回家行程。

半个小时后,清扫车来到106国道王吕池村口对面一平交油面路口处,我下了车,告别熟人,我将沿着这向东去的油路面进行接下来的回家行程。我在路口等候10分钟,就又搭乘上一辆去鲍新庄的家庭小车,继续前行了。其实,这里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那条回家的路”,它是通向家乡石海坡村的专用路,是连接县城与村庄最直接的一条情感路。但如今也已超期服役,病害连片,真的行车难、难行车,急需维修养护了。“我们必须操心修修这条回家的公路啊!”

又是10分钟,来到老盐河畔,跨过桥梁,驶近村庄,那个普通而又由我赋予太多意义的村庄,我的家乡石海坡(郭石)村就在眼前了。

石海坡,走进郭家门,来到了三姐家。多日不见,院落里已是绿意盎然,院落中间道两侧绿叶遍地,西面丝瓜藤秧爬满墙院,东面豆角秧搭架生长,整个家院更加满满当当。三姐早已在家等候我们呢。我们交谈着盘算着中午做饭、吃饭这个简单话题。“还是等着四弟回来再说吧!”四弟是做饭的好手。但此时还在上班,他要等到10点半才能赶回家来的。

10点半,四弟开着小车回来了,“午饭就包饺子吃,四弟决定,四弟动手忙起来,他做饭水平比我高。“让五姐也过来,咱们一块动手做,包饺子快,也简单。”四弟打完电话,就开始了和面、鼓捣瓜馅。一会儿的功夫,五姐也赶到,我们姐弟仨一块包起饺子来——四弟擀皮、我和五姐包饺子,让三姐在一旁观看着。我们一边进行着亲情的交谈,一边忙活着手里的动作。

包好饺子,三姐在下房屋里点起火灶,开始大锅煮饺子了。我们姐弟四人围拢在空调屋守着热饺子,慢慢吃来,慢慢喝起,简单的这一顿饭就在交谈中吃了近一个小时。时间难得、机会难有,我们都在珍惜享受这亲情的温暖。

下午2点,弟弟开起三姐家的三马车,拉上我们出门,沿村北公路,绕远向西坟地去,驶过一段油面路,我们绕开村西边因河道来水淹没的阻挡,又步行向南走去,不远处就是郭家坟农田地,我作古亲人的墓地就在那里。我提着供品纸钱、弟弟扛着铁锨,三姐、五姐跟随着,我们向那里奔去。茂密树林下没有了庄稼,走进荒芜着的田地,踏着杂草,向南走去。

走近父母坟墓,杂草丛生,青藤缠绕,也看不到坟前的墓碑,弟弟用铁锨轻轻挑开一片天地,平开一处空场,我们摆上供品,就开始了祭祀活动。想念父母,那是内心不可触摸的亲情和无法释然的疼痛。我们跪拜在父母坟前,纯真纯情,无限思念伴随着缕缕青烟升腾天空。生育了9个儿女的苦命父母如今也只有我们这4个孩儿能来到面前了。我们祈祷亲人、祝福亲人。

新秋中元日,世间烟火情。还是那句话,老家,还是要经常回,但寻访活动要适度些;祖宗,不能丢,家乡石海坡不能忘。不写乡愁心里愁,写完乡愁愁更愁,家乡故事的文字就留在下次回家时再写了。

中元节回家


20238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