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那条路

(2023-08-28 06:30:43)
标签:

家乡

文化

感受

家乡的那条路

家乡的那条路,在我脑海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记忆,犹如一条细长的纽带把几个小村庄紧紧地栓在一起,也是通往县城、连接外面的唯一一条小路。

小时侯,那是一条泥巴路,尤其在雨季,黑土地上被大车碾出的那两道辙几乎天天汪着水。走在那条路上,粘鞋粘脚,穿着鞋真不如光着脚丫走。

后来,随着农田建设,那条路取直了,拓宽了,但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路泥浆,乡亲们赶集上店,仍免不了两脚泥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村里吹进了改革的春风。乡里搞规划、村干部们也开始琢磨奔小康的事,那条连接村里村外的粘土路罩上了一层炭焦渣,打那儿以后,晴天走路不飞烟了,雨天走路不沾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浅显的道理成了乡亲们和干部们的共识,县里推行了“以路富民、以路强县”的交通战略。终有一天,一阵压路机的轰鸣像一串充满希望的音符,打破了小路的沉默,筑路工人那嘹亮的劳动号子奏响了前进的乐章:镢头挥舞、扁担悠悠、铃儿叮当,车儿吱吱扭扭——工地上人欢马叫、热气腾腾。很快,村里那条路由炭焦渣变成了一条崭新的沥青路——它光滑、平坦、乌黑发亮,仿佛一条长长的黑缎带,并与国道接上了“轨”。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村里的油路开始延伸、拓宽,从村边修到村里,整个村庄街道全面实现了油面化。

幸福伴着公路延伸。现在,家乡的油路进入了四邻八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拉近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它再也不是人们心目中那样神秘而遥远的了。马达欢歌,车轮飞转,随着公路的畅通,市内公交车也能顺利的抵达村口,无论刮风下雨,都有往来的车辆,也结束了乡亲们出门看天气的日子,人们再不哀叹过去那种支农物资送不进,农副产品运不出的“行路难”“卖粮难”了。

幸福伴着公路延伸。路修好了,和外边的联系多了,村里的活路也多了,来钱的容易了。现在,我的家乡,油路进入了四邻八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的确拉近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它再也不是人们心目中那样神秘而遥远的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城里的人和乡下的人,都一样”。

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道路面貌,也更新了家乡人的思想观念,更促进了家乡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农业生产进入了规模高效种植和环保绿色的新阶段,林果业、养殖业、蔬菜种植业、粮食加工业蓬勃兴起。公路沿线波光粼粼的日光温室白浪相连,“银屋藏娇”;集体、个体、联办企业如雨后春笋,争芳斗艳。“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家乡人跨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天地。

是啊,家乡的路,它是家乡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共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更是祖国发展60年来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的一个体现。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河北法制报》2009年6月1日四版

                         2023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不得的东西
后一篇:中元节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