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2009-04-18 12:22:11)
标签:

旅游

意大利

比萨

比萨斜塔

italy

pisa

leaning

tower

of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比萨斜塔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

在离开佛罗伦萨之前,我们匆匆忙忙地赶到但丁的故居,与大师“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大巴车直奔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比萨城。一提到比萨,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比萨斜塔上,我们也不例外,根本没有心去留意这座小城的风貌和它的历史,等等。匆匆忙忙走过城里的街道时,发现它的秀气和精致还是挺招人喜欢的。这座小城有人口14万,1406年时,她归附佛罗伦萨,由于它西面距离利古里亚海仅 10公里,在那个年代曾是贸易和航运的中心。听导游小范说,当年的富足已到了奢糜,今日城内到处可见的古罗马式和哥特式精美的宗教建筑,似乎是人们在富裕后,以宗教来寻求心灵净化时,心路残留的遗迹。

我们径直来到了奇迹广场。

所谓的奇迹广场,实际上是一大片宽阔而茵绿的草地。人们看到的奇迹便是广场上矗立的三座宗教建筑:大教堂(建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于1153年-14世纪)和钟楼(建于1173年-1350年)。这个钟楼即是著名的比萨斜塔。

三座建筑通体都是用白色大理石筑成的,耀眼的白色在绿地和蓝天的映衬下,让圣洁更多了一份沉稳。如果我们淡化一下宗教的禁忌,单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三座建筑的美,那,就像美人一般,美在她的曲线。大教堂的主体是长方形的,恰恰园形的屋顶和后殿半园形的弧线,给另两座建筑的设计,点亮了一点启发。借着大教堂方正见曲的美,洗礼堂和钟楼都建成圆形,三座建筑浑然一体形成了设计的完美和宗教意义的完美,特别是钟楼的倾斜,更让他们具有不可复制性,带着一种所有的美都将“东施效颦”的傲岸。

广场上的游人,无不伸出两臂做出“推”的姿势,在斜塔前留影,人人都想做推正斜塔的“英雄”。其不知“扶正斜塔”是比萨人最痛恨的,是“坏人”干的事。他们把自豪、骄傲、担忧、憎恨与无奈筑成了心中的比萨塔,它是永远不会倒下去的。

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对比萨人的崇敬,对设计者的崇敬,对挽救者的崇敬,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崇敬,轻轻地迈着脚步,围绕斜塔走了一圈,我可不想因为我的脚步太重,让塔倒了。历史上,这个钟楼一开始就是歪歪斜斜盖起来的,1185年盖到第4层的时候,开始倾斜,停下来,想办法;1231年工程继续,盖到第7层时,又歪了;这一停,停了一个世纪。最后下定决心,歪也盖,终于在1372年把7口钟安进去,总算完工了。这座54米高8层的钟楼原准备放8口钟,有一口终究没敢放,钟也始终没有敢敲响过……写到这里,我心中窃笑:这是在干什么?一个小调皮在搭积木?两个执拗的男人在赌气?哈哈。

钟楼的设计者无人知晓,在离开斜塔的时候,我猜想那个设计者准是有意把塔设计成斜的,一千年以后,得意地对后人发问:“为什么塔身倾斜了,但是却不会折断?

因为,那是我设计的!”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但丁的故居只是匆匆的一瞥。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奇迹广场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构成了建筑的完美、宗教的完美。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教堂的大门。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虽然倾斜却没有折断,为什么?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要是用点劲去推,好象还是有效果?

 

倾世倾斜的美,比萨!--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27)

发现在教堂的墙壁上镌刻着一些文字,它们在讲述着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