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2009-02-10 12:04:39)
标签:

旅游

意大利

威尼斯

venezia

italy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水城,水城,奈若何!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水城,水城,奈若何!

乘“贡多拉”穿过威尼斯水城一座座小桥的时候,让人最有感觉。别看几有短短的几秒钟,像是穿行在时空的虫洞(常说“时空遂道”,我觉得“虫洞”更有文学味)。一道内壁斑驳的桥拱盖在头顶,压着外面的暑气,透着水面的清凉,刹那间穿行而过,接着,展现在眼前的便又是水道两岸墙壁上刻划着历史水线的小楼,一时间,觉得历史好像被一层层地埋在水里,深不可测,有时还觉得有什么从深渊里望着你,一阵寒气。和快乐的感觉一样,这种心理体验也不常有。

“这种感觉以后可能再也体会不到了,有人预言,威尼斯水城在这个世纪末就会消失掉的。”导游小范的话不是耸人听闻。

威尼斯水城是一座建在木桩上的城市。著名的里亚尔托桥的两端就顶靠在1.2万根地桩上,支撑这座城市就不知有多少木桩了!这些打入海中的木桩之所以千年不腐,主要因为海水与木桩间形成的环境,没有空气的侵入,成就了他们永恒的坚强。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如水量的增多或减少,水质的改变等等不可预知的原因,那么全城120余座古教堂、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120座钟楼将只能永远留在后代的教科书上了。而现在对威尼斯城的这种入侵已经开始了。全城只有3600余居民的威尼斯保卫者们,如何抵挡得住每年百万计的游客大军;失常的潮汐,狂暴的海浪,海面每年几毫米的上涨,污水对水下木桩的咬噬……城内的一些建筑已经开始倾斜。

人们开始惊恐不安。各种拯救措施提了出来,有搬迁的,有抽水换水的,有在海上建围堤的……听说建围堤的方案被采纳了,而且很快要实施。

唉,可怜人类有一天竟会在自己创造的文明面前如此软弱无力和无所作为。

我见过有对此类难题处理干脆的。我们住的地方是一座老城,老城里有一座老桥。桥太老了,不仅跟不上城市交通的发展,还成了一个碍眼的物件。桥被拆掉了,代之一座新桥,人们很高兴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大多数人反应木然,因为知道这桥的人剩下不多了,那座反映了这个世纪前英国工程师设计创意的桥,一座浸润着中国工匠智慧的桥,一座曾注视过那个时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桥,一座承载了解放军攻占这座城市在此会师胜利的桥……

桥被拆掉以后,很快,人们觉得从前这里根本就没有一座桥。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水城威尼斯的街景。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全城有120余座古教堂。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威尼斯城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大军入侵。

 

水城,水城,奈若何!--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8)

挺住!!!你这疲惫不堪的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