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2008-12-25 20:10:56)
标签:

旅游

奧地利

维也纳

国家歌剧院

vienna

austria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绷断的琴弦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绷断的琴弦

维也纳有众多的歌剧院,还不包括那些露天的剧场,那天我们在市政厅的广场上就碰上正在为音乐会布置的一个露天剧场,剧场背后便是皇家歌剧院。维也纳之所以称为音乐之都,歌剧院多固然是原因之一,更主要是在十八世纪,音乐活动的中心从曾是乐坛霸主的德国,慢慢南移,音乐人巴赫、亨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纷纷迁居维也纳,各种流派的荟萃和交流,让维也纳成了世界音乐的“圣地”。

写到这儿,忽然觉得自己搜罗了只言片语,就一本正经地大谈音乐之都,云云,实在有拾人牙慧之嫌,真正亲身来到维也纳,站在大街上,沉下心中的浮云,聆听着街边的小草奏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欣赏着掠过的风儿哼着费加罗的咏叹调,这才是音乐之都,这才是维也纳!

我们从霍夫堡宫出来,来到了“金色大厅”。导游小范首先非常严肃地为“金色大厅”正名分,“应该是,维也纳音乐爱好者协会金色大厅”,神情中有一分庄严。音乐厅的外观很朴素,跟金色毫无干系,据说称为金色大厅,是因为大厅里有三十座镀金的女神像,我以为那金色到可以理解为音乐带给人们心中闪耀的辉煌。金色大厅只为世界级的指挥大师提供演奏的场所,平时票价并不是很贵,也就30多欧元,不知道新年音乐会是不是这个价。小范告诉我们,我国的年轻的钢琴家郞朗,不久前曾在这里演奏过,听着,大家心里都有些得意。

进金色大厅参观有时间规定,我们来得不凑巧。绕过金色大厅,过几个街口,到了世界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据说音乐人如果有幸在此登台,便有了被“奧斯卡”提名一样的风光。与参观金色大厅的命运一样,我们只能在大剧院的外面留影,像我们这种抱着野心一天要游遍全世界的人,经常可能碰壁,这点儿大家有心理准备。小范关于国家歌剧院的讲解,让我已经走远了,还频频回头望着它,像听着一曲美妙的乐曲,在演奏到高潮时,突然有一根琴弦断了……

“国家歌剧院一八九六年建成,设计者为奥地利建筑大师凡·努尔。1896年5月15日,剧院举行落成庆典,首场演出莫扎特的歌剧《堂璜》,正当那个命运多舛的浪漫英雄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的时候,凡·努尔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能亲眼目睹自己的杰作。他自杀的原因竟然是:对于歌剧院的设计皇帝约瑟夫不仅不喜欢,还遭到尖薄地指责。后来,1945年盟军的飞机在轰炸维也纳的时候,飞机员有命令不得向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地方投弹,国家歌剧院差一点就幸免于难。谁知首批轰炸波过后,指挥部告诉飞行员,他们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军事目标——火车站,于是飞机再次起飞直奔那座‘火车站’……战后,国家歌剧院历时八年,耗资一亿欧元,于1955年11月15日修复。”

小范的故事就是这些。

我们离开歌剧院很远了,我还回头望着,心想:“它像不像一座火车站?”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在市政厅的广场上可见后面的皇家歌剧院。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静静的维也纳大街,让你细细地聆听……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在大街的地上看到了莫扎特的“星座”。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你不觉得教堂墙壁上的雕塑像维也纳的音乐一样美吗!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金色大厅的外面。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金色大厅外的音乐会广告。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我在想:维也纳的国家大剧院真的像一座火车站!?

 

绷断的琴弦--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1)

维也纳的一座“施华洛世奇”(Swarovsk)公司分店,总店不在这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