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

(2008-12-30 22:54:50)
标签:

旅游

奧地利

维也纳

多瑙河

austria

vienna

danube

分类: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

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女神的河流,多瑙河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

我们在维也纳游览的最后一站是城市公园。公园不大,但鸟语花香;人也少,幽静得像私人庭院。

迎面,立着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象征——小施特劳斯的塑像。这位 “华尔兹之王”通身披着纯金色,以极优美的姿势正拉着小提琴。塑像的背后是一个白色大理石筑起的拱门,拱门上的浮雕,正洪波涌起,诸女神陶醉在乐声中如醉如痴,不难“听”出琴中流出的音符正是那曲“蓝色的多瑙河”。

原本在维也纳市里奔波了一天,人已累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离开。维也纳的魅力!她的空气中都跃动着令人兴奋的音符。旅游经验丰富的导游小范,早就知道大家心中此刻在想什么,他提了一个建议:在多瑙河岸边有一家小餐馆,那里做的维也纳烤猪排满有特色,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餐后还可以看一看多瑙河……最先响应的是团里的一群年轻人。

进了餐馆,这群活泼的年轻人看菜谱,当翻译,忙前忙后的安排,很快就与餐馆的女老板混熟了,仿佛她(他)们也是这家餐厅的主人。西方有句俗语叫做,不知深浅,切莫下水,那天我们连裤脚都没卷就下水了。6欧元,一人要了一份,等到餐厅穿着奥地利漂亮长裙的姑娘把猪排端上来的时候,我们都傻眼了。奥地利人可真实在,这么一大卷肉够我们吃一天的。于是,大家都开始打退堂鼓,退掉一份,改成两人搭伙一份。猪排的味道很香,再加上大家也饿了,狼吞虎咽,要是平时,这半份也够吃两顿的。

从那天起,我认识了旅游团里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她(他)们有的刚到欧洲求学一年,有的已经呆了数年快要毕业了。几乎每人随身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个个玩得出神入化,我们拍的照片就是借用她们的电脑导入导出的。我喜欢这些年轻人。他们流着中华的血液,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他们恪守着汉文化传统的操守,却也谙熟西洋文化的种种;在社交场合,他们把两种文化的禁忌拿捏得恰如其分;在属于个性的天地,他们无所顾忌,充分张扬着自我。在海外,他们经历了只有他们自己才说得清的磨难,他们是见过了大世面的人,从他们身上隐隐看到了若干年后那个大国的气度和风范。

“叔叔、阿姨能不能和我们一起照一张像。”他们的邀请打断了我的沉思。这群年轻人一来到多瑙河畔,整条河都洒满了欢笑。

多瑙河这条蜿蜒在欧洲大地上的蓝色飘带,从德国西南的黑林山源出,一路向东,流经欧洲九个国家,支流延伸至七个国家,最终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全长2850公里。小范告诉我们,多瑙河在维也纳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段最为迷人。维也纳被称为“多瑙河的女神”,当多瑙河穿过维也纳森林时候,用西洋的说法,女神吻过它;用东方的表达,女神点化了它,于是多瑙河成了蓝色。那天在多瑙河畔,天上有轻盈的薄雾罩着那层蓝色,河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清纯。我们不甘心,我们在欢笑中等待,直到多瑙河上的大桥华灯初上……

我们全都欢呼了。多瑙河,太美了,这时才知道,你是蓝宝石色!

要在白夜看蓝色的多瑙河,才美。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

城市公园内小施特劳斯的塑像。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

灯光璀灿的美泉宫。

 

女神的河流,多瑙河--阿尔卑斯山吹来的风(12)

多瑙河上的大桥华灯初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