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那一片土地——(40)东方的魅力

标签:
旅游德国柏林夏洛滕堡腓特烈瓷器berlinchartottenburggermany |
分类: 德国 那一片土地 |
德国 那一片土地——(40)东方的魅力
在柏林的时候,我们抽出一天的时间专程拜访了夏洛滕堡宫(Chartottenburg)。
我们那天是坐地铁去的,在柏林坐地铁四通八达,又方便又快。女儿在我们来柏林前,买的火车票不仅是三人组往返票,还是囊括了柏林的地铁、市内近郊短途火车和市区公共汽车的通票(只限当日有效)。这一张小小的纸片简直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名片,它让我们实际体会了什么是发达社会的交通和管理。
下了地铁,还倒了几次公共汽车和电车。尽管是在柏林,去夏洛滕堡宫路上还是“人烟稀少”。人少,心就静,细细地看路牌、车牌,不怕迷路,也不怕找不对地方。
夏洛滕堡宫的前面有一大片树林,将这座普鲁士时代最漂亮的宫殿半遮半掩,我们只能从这片林木绵延的长度,感觉宫殿的宽阔和宏大。穿过树林,夏洛滕堡宫才揭去了绿色的面纱;黑色铁叶锻打而成的宫门,镶着金色卷曲的叶状装饰,黑色缀上金色的装点,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特别是两端的门垛上塑着两尊手执剑与盾的白色大理石武士像,使人尚未进入宫殿,就被它的雍容华贵所吸引。宫殿是典型的德国的巴洛克风格,主建筑是中间一座矗立的三层楼,顶子是洋葱头样的圆形,主楼的两旁连接着二层的宫室、形成对称。宫殿的外墙为黄色,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宫殿除庄严外,更为秀丽。
宫殿前立着勃兰登堡王侯腓特烈·威廉的骑马铜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宫殿是为腓特烈皇帝修的,其实这座宫殿是腓特烈为皇后Chartotte修建的,而且宫殿从1695年动工直至1743年才完工,其间花费了五十年的时间。关于Chartotte皇后我们知之甚少,但是在宫室里,却仿佛看到了一位酷爱音乐,并有着极高文化修养的皇后,特别是她对东方艺术情有独钟。几乎每个宫室里都摆着一两件来自中国的古董,比如桌椅之类的家具和瓷器。当我们走进一间专门用中国瓷器装饰起来的屋子时,被这位皇后的中国情结深深的感动了。屋子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安放着中国各种形态的瓷器,花瓶、罐子、盘子、人像……在这些瓷器的背后衬着在十八世纪宫廷里最时髦、最昂贵的东西——镜子。镜子映着前面的和对面的瓷器,镜子之间又你照着我,我映着你,走进屋里,仿佛走进了一座由无数镜子和瓷器组成的宝库,光与影的交合令人眼花缭乱。
在宫殿的中央,皇后专门设计了一个大厅,厅里面对着后花园的是落地的玻璃窗,从这里可以看透整个花园,直到远远的一个湖。等我们来到后花园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位皇后多么地热爱自然,而且有着多么卓越的艺术和自然的鉴赏力。花园中间是一条大道,两边是用鲜花铺成的花坛,我们一路欣赏着由粉色、黄色的花编织的图案,一路向前走到尽头,面前是一汪似梦如镜的湖水,湖面上有几群野鸭和天鹅正悠闲地戏嘻、划水。
一只高傲的黑天鹅妈妈,带着几只像茸毛毛球一般可爱的小天鹅向我们游来……
宫殿前立着勃兰登堡王侯腓特烈·威廉的骑马铜像。
只有奴隶或者被征服者作陪袝,方显出统治者的威严?
从后花园看夏洛滕堡宫。
一只高傲的天鹅妈妈,带着几只像茸毛毛球一般可爱的小天鹅向我们游来……
绿荫深处,一位在思索中的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