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心自闲
余心自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2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 那一片土地——(30)狭路相逢

(2008-09-08 22:19:33)
标签:

旅游

德国

维尔茨堡

wurzburg

rzburg

germany

分类: 德国 那一片土地

德国 那一片土地——(30)狭路相逢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0)狭路相逢

                                           上下车必然相遇的狭窄路口

狭路相逢

维尔茨堡市著名的大主教宫殿,在美因河西岸的山麓下环城绿色公园的拥抱之中。它的右侧有一条马路叫做Rennweg,是通往山冈居民区、大学和原美军基地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大主教宫殿右侧马路的对面曾是古代的酒窖,现在是大主教宫殿的管理办公楼,楼后面的小院里有一个典雅、精致的花园。

两座古建筑之间有一座拱门横跨马路相接,拱门的上端是用黑色铁页锻打的装饰,图案采用变形的植物叶子,一种典型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仰望门拱,黑色的长春藤叶攀延、缠绕在门框间,黝黑的叶茎似乎诉说着它们百年的存在,但叶茎逼真而又生动的形态,又仿佛展示着它们今日的生命力,不能不让人惊叹,这种艺术巧妙地通过自然的魅力表现出了历史的沧桑。大主教宫殿两边入口的铁门也是这样做的。

两座古建筑夹着的这条马路,给人们出了一道难题:拱门的宽度只容得下一辆汽车通过,而拱门上下的道路却都是双向车道,如果两车相遇,孰先,孰后?马路加宽是不可能的,在德国,古建筑是万万不可随便动的。如果不行,只有采用限制的办法:要么先来后到,要么先上后下,加个交通指示灯总不会很难吧。但是,德国人采用的是一种你想象不到的办法,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办法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无为而治”,说白了什么也没做。非要说点什么,那就是他们还有一条“道德之路”。我曾经在拱门处,特意观察了来往的车辆,上下车道相向驶来的汽车在接近拱门的时候,不是你等我,就是我让你,相互错让,既默契又利落,比有交通信号灯指示还自然、协调,而且并没有怎样影响双方的行车速度。

这件小事让我联想了很多。

我们常听到人们在评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过于浮躁云云,而且佐证不少。过马路,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也是最令人信服,最令人感到尴尬的例证。我家的门口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过了马路是一个大的超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次过马路,我总是感到很窘。人行道上的红灯一直亮着,过马路的人们却像鱼,早已灵巧地穿梭在来来往往的车流或者车缝间,斑马线上只留我们两个人傻呆呆的站着,执着地等那迟迟不亮的绿灯。

孤零零站在那儿自觉很“傻”,心里找到一套自嘲的解释:那不是“傻”而是“穷”,那些连红灯都等不及的人才“富”呢,想想看,如果不是一小时能赚十万、八万,谁会不顾性命去抢等红灯的那几分钟!而那些不论红灯绿灯都可以正常右转弯的汽车,又往往和那些抢红灯的行人抢路,又让那些抢红灯的人平添了许多勇敢和惊险。

“抢路”也许是浮躁的一种表现吧,可是我的思想却执拗地停留在“傻”的思索上……把生命与金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才是真傻了!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0)狭路相逢

       在维尔茨堡市的一些街口有这样的交通标志,很清楚在表示什么。

 

德国 <wbr>那一片土地——(30)狭路相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