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周记

标签:
高尔夫杂谈 |
http://s15/middle/5032a7a8g83ec484e320e&690
眨眼间,在IMG的第三周都要过去了。时间过的飞快,不过好在每一天都感觉有一点点不一样。
继续在改进上杆,努力追求各个角度上的标准化,杆身和身体角度以及手腕的角度,等等。握杆更加的强势了,也开始对下杆做出调整。别说IMG的教练还真的有一套,现在虽然不好说最终反映到成绩上的效果怎么样,不过挥杆确实大不一样了。当然,感觉上是大不一样了,真正拿摄像机拍下来研究,其实不会有太大变化。
第二周的时候,整个一周都在练习,也没有拍录像做分析。这周一,教练给拍了动作,从录像上面看,改动已经比较明显了。不过上杆尽管有所变化,但下杆的轨迹却还是老样子。用教练的话来讲‘It will be easy to put something in your swing, but really hard to take something out’...所以下杆动作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做了一些对应的练习,感觉上是有所不同了,期待下周再拍录像然后看一看。
我所最痛苦的一个难以改进的动作,就是下杆击球的时候头部下移,记得从一开始打球就有了这个问题,总是无法根除。IMG的教练对此的分析为-我上杆的顶点角度不对,下杆卡住,导致身体先转动,然后脊椎无法维持原有角度所以头的位置会下移。从录像上来看,我的脑袋击球的时候,水平位置上偏低且偏右,导致无法充分发力击球。原因的分析看似简单,实际改起来可就难了。这个问题不仅在我的全挥杆中存在,在短切杆,沙坑救球,甚至推杆的时候都有,而且程度同样严重,很惊悚。所以预期如果改掉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有大台阶的进步。
练习中,全挥杆,切杆和推杆,都注意了保持头部稳定这个问题。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会下探,唉,慢慢来吧,知道原因和改进的办法了,按计划实施就好。其实想想这个问题的出现,几乎真的是伴随我整个打球的生涯,从最早的时候总是追求‘拉灯绳’和‘留头-送杆’开始,就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也绝对是天赋啊,我那自己都不忍心看的击球动作,居然以前都能蓝tee打到70多杆,即使去了utah打的少了,练一练居然还能打个80小几甚至70大几,这要是动作改成了,把这些瓶颈型的顽固病症都去了,嘿嘿还是可以的吧。
这两周也都在下场,当然,成绩是没法看的。同组的全是在这个Post-Grad 短期项目内的,大部分人也都在改动作,于是每洞球都是东一个西一个的,看看这些和自己一起纠结的家伙们,就恍然间对于大hook,大slice,各种打薄打厚,感到彻底释然了。同组的一个下周马上就要结束2个月课程的,叫Travis Benson,居然拿到了年末的几场PGA的参赛资格,他准备明年去考Nationwide,其实球也就是那么回事...还有个London来的印度人,已经转职业了,打起来还时常冒个80多...高尔夫真的是很诡异...不过看看他们,还有其他那些从英格兰,爱尔兰,西班牙,芬兰,丹麦,德国,阿根廷,墨西哥,文莱,越南,等等,蜂拥而至IMG参加这个Post-Grad的项目的,觉得自己也在船上呢,这路呀,还得往下走,哈哈。
高尔夫之外,生活就变得极其简单。每天一成不变的时间表,酸奶+Cereal的早餐,或者煎蛋+Biscuit;中午一个实实在在的三明治;晚上吃点沙拉。偶尔出去吃顿好的,目前好像已经去过了镇上的subway和两家中餐馆,还有一家泰国餐馆。或者夕阳的时候去买杯Smoothie,突然发现原来我在Utah的生活也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已经晒黑了不少了,希望离开IMG的时候也能比刚来的时候瘦一些,所以现在吃东西都会稍微计算一下卡路里,唉,还是羡慕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们啊
国家队来Florida集训,有一场比赛,本来我是报了名想去参加的,不过教练没让我去,当然也是为了我好,毕竟在改动作。最后的比赛结果倒是,怎么说呢,出奇而有意吧,只是希望暑假回国的时候能有机会打场业余比赛,和国家队的人打打看。
今天好像写的东西不少,毕竟是两周的合在了一起,准备明天看完了Masters,再写篇今年Masters的观赛感言,没能去现场好可惜,不过相信以后一定有机会的。今天的比赛Mickelson异常勇猛啊,连着两只eagle,一只birdie,有我老爸当年的风采,哈哈哈哈。开玩笑啦,现在Mickelson和Westwood并列领先,Tiger和K.J.Choi并列第三,前冠军Fred Couples落后5杆排在第5,之后还有好几位并列第6的,相差6杆以内,明天的比赛一定有看头。我打心眼里希望Westwood能把握机会,或者Fred Couples能重振雄风一次,Tiger?别跟我提他,要是今天的比赛打完时他领先,明天我就一觉睡醒直接去下场,晚上回来了看新闻。前几天在练习场和一个IMG的教练聊天,他的观点让我感觉很认同,‘What we need it not Tiger, we need someone to take over him’
就这样吧,明天再继续写 :-)
眨眼间,在IMG的第三周都要过去了。时间过的飞快,不过好在每一天都感觉有一点点不一样。
继续在改进上杆,努力追求各个角度上的标准化,杆身和身体角度以及手腕的角度,等等。握杆更加的强势了,也开始对下杆做出调整。别说IMG的教练还真的有一套,现在虽然不好说最终反映到成绩上的效果怎么样,不过挥杆确实大不一样了。当然,感觉上是大不一样了,真正拿摄像机拍下来研究,其实不会有太大变化。
第二周的时候,整个一周都在练习,也没有拍录像做分析。这周一,教练给拍了动作,从录像上面看,改动已经比较明显了。不过上杆尽管有所变化,但下杆的轨迹却还是老样子。用教练的话来讲‘It will be easy to put something in your swing, but really hard to take something out’...所以下杆动作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做了一些对应的练习,感觉上是有所不同了,期待下周再拍录像然后看一看。
我所最痛苦的一个难以改进的动作,就是下杆击球的时候头部下移,记得从一开始打球就有了这个问题,总是无法根除。IMG的教练对此的分析为-我上杆的顶点角度不对,下杆卡住,导致身体先转动,然后脊椎无法维持原有角度所以头的位置会下移。从录像上来看,我的脑袋击球的时候,水平位置上偏低且偏右,导致无法充分发力击球。原因的分析看似简单,实际改起来可就难了。这个问题不仅在我的全挥杆中存在,在短切杆,沙坑救球,甚至推杆的时候都有,而且程度同样严重,很惊悚。所以预期如果改掉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有大台阶的进步。
练习中,全挥杆,切杆和推杆,都注意了保持头部稳定这个问题。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会下探,唉,慢慢来吧,知道原因和改进的办法了,按计划实施就好。其实想想这个问题的出现,几乎真的是伴随我整个打球的生涯,从最早的时候总是追求‘拉灯绳’和‘留头-送杆’开始,就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也绝对是天赋啊,我那自己都不忍心看的击球动作,居然以前都能蓝tee打到70多杆,即使去了utah打的少了,练一练居然还能打个80小几甚至70大几,这要是动作改成了,把这些瓶颈型的顽固病症都去了,嘿嘿还是可以的吧。
这两周也都在下场,当然,成绩是没法看的。同组的全是在这个Post-Grad 短期项目内的,大部分人也都在改动作,于是每洞球都是东一个西一个的,看看这些和自己一起纠结的家伙们,就恍然间对于大hook,大slice,各种打薄打厚,感到彻底释然了。同组的一个下周马上就要结束2个月课程的,叫Travis Benson,居然拿到了年末的几场PGA的参赛资格,他准备明年去考Nationwide,其实球也就是那么回事...还有个London来的印度人,已经转职业了,打起来还时常冒个80多...高尔夫真的是很诡异...不过看看他们,还有其他那些从英格兰,爱尔兰,西班牙,芬兰,丹麦,德国,阿根廷,墨西哥,文莱,越南,等等,蜂拥而至IMG参加这个Post-Grad的项目的,觉得自己也在船上呢,这路呀,还得往下走,哈哈。
高尔夫之外,生活就变得极其简单。每天一成不变的时间表,酸奶+Cereal的早餐,或者煎蛋+Biscuit;中午一个实实在在的三明治;晚上吃点沙拉。偶尔出去吃顿好的,目前好像已经去过了镇上的subway和两家中餐馆,还有一家泰国餐馆。或者夕阳的时候去买杯Smoothie,突然发现原来我在Utah的生活也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已经晒黑了不少了,希望离开IMG的时候也能比刚来的时候瘦一些,所以现在吃东西都会稍微计算一下卡路里,唉,还是羡慕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们啊
国家队来Florida集训,有一场比赛,本来我是报了名想去参加的,不过教练没让我去,当然也是为了我好,毕竟在改动作。最后的比赛结果倒是,怎么说呢,出奇而有意吧,只是希望暑假回国的时候能有机会打场业余比赛,和国家队的人打打看。
今天好像写的东西不少,毕竟是两周的合在了一起,准备明天看完了Masters,再写篇今年Masters的观赛感言,没能去现场好可惜,不过相信以后一定有机会的。今天的比赛Mickelson异常勇猛啊,连着两只eagle,一只birdie,有我老爸当年的风采,哈哈哈哈。开玩笑啦,现在Mickelson和Westwood并列领先,Tiger和K.J.Choi并列第三,前冠军Fred Couples落后5杆排在第5,之后还有好几位并列第6的,相差6杆以内,明天的比赛一定有看头。我打心眼里希望Westwood能把握机会,或者Fred Couples能重振雄风一次,Tiger?别跟我提他,要是今天的比赛打完时他领先,明天我就一觉睡醒直接去下场,晚上回来了看新闻。前几天在练习场和一个IMG的教练聊天,他的观点让我感觉很认同,‘What we need it not Tiger, we need someone to take over him’
就这样吧,明天再继续写 :-)
前一篇:2010年03月29日
后一篇:第四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