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柳若影
 (2021-02-03
16:14:08)
许渊冲,一个百岁的翻译家。我很佩服他的一句话: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能如此高寿,是“心力”?他有一个翻译的目标没有达到?他的夫人说:他把喜好变成了健康资本。
“道可道,非常道”的译法,就藏着翻译家许渊冲一辈子的“实践”。
百岁许渊冲,还有哪些未了的心愿?
一个失眠的夜里,他从床上一轱辘爬起来,又坐到桌前,开始翻译。“只要我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他说。
沉淀大半生,观点梳理成理论,许渊冲一句“翻译是艺术”,将翻译视作“两种语言的竞赛”,将文学翻译视作“两种文化竞赛”。他不肯满足于再现原文,更乐意“胜过原文”。
在他的作品《翻译的艺术》前言中,他写道:“英国翻译家认为‘林纾翻译的狄更斯作品优于原著’……这应该是我们文学翻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能再创造出‘胜过原作’的译文来,那就是给世界文化灌输新的血液,可以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他翻译《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的译法可以直译为“coloured
cloud”,有颜色的云,也可以意译为“rainbow cloud”,即彩虹般的云。许渊冲选择了“神译”,译作“crowned
with cloud”,戴着云彩一般的皇冠。
许渊冲解释,直译太像散文,用词也逊于意译,缺了诗意。只有神译,不止译词也译了句,还表达出了白帝头戴皇冠的意象,点明了诗中比喻对象的身份,能让读者想象出白帝城高居彩云之间,如同“戴了一顶金光灿烂的皇冠一样”。这样翻译,不见“彩”字,又让人看见彩云,比前两种译法要“美得多”。
这位翻译大师最爱翻译的是诗词,对音韵的美感,他几乎求索了一辈子。他认为,文学创作是创造美,而文学翻译则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就文学翻译而言,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
如今,50前的“未来”早已成为过去。
横跨大半个世纪,他仍然记得求学时,西南联大门口的路。一条是公路,一条是学子们天长日久,踏出的小路。可他最爱的是一条自己独自觅出的路,月夜,黄昏,河畔的影子,以及自己踏出的脚印,都是这位老人专属里的美好回忆。
他写道:“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0
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