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图”之争-------------柳若影

(2023-03-11 19:17:06)

“文”“图”之争-------------柳若影

 (2021-02-14 09:17:43)

网络时代,人们惊呼:这是“图像的天下”!

当下不少人有这个感受:阅读文字的时间比较少,大量的时间放在看图像,刷小视频上,看完以后又会有空虚的感觉。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该把读图抛弃,只亲近文字作品?关于文字和图像孰高孰低,也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

学者曹顺庆对此有他的见解。他首先指出,在不同的文明,语言、文字、图像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则认为语言是第一位的,而在中国则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今天我们也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庄子讲哲学,是靠描述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也是中国文明最大的一个特点,立象尽意。其实一个好的作品,质量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形式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在博物馆里很多画,都是很深沉,很有思想的。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文字作品也是低俗之作。”所以,简单地说,图像是浅薄的,文字是深刻的,就太笼统了。真正理性的态度应该是,不管文字还是图像,都要努力使之承载有价值的信息。”早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信息的沟通就是依靠形象。这也让曹顺庆感慨,“今天的读图时代,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循环上升的回归呢。“

我在”《情韵》一书的创作及网络文学“一文中写到,网络文学是”文图声“并用的文学,它的技术达到了这个条件。文学必将”网络化“。这是一个趋势。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和探讨时间太短。

笔者把网络文本分为“文图文本”和“影像文本”,这两种文本可以分别加以研究。

网络作家的入门档次比传统作家略高一点,是不是这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