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一邦:房企圈钱圈地 机遇与风险并存
(2009-11-12 16:17:19)
标签:
仕一邦房产经济房价房地产企业ipo |
仕一邦:房企圈钱圈地
当今房地产行业“圈钱+圈地”的循环已经是固定的模式,土地交易也演变成为资本角逐的游戏,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上市、增发、发债以及银行信贷,获得了足够在土地市场一掷千金的资本,而“圈地”又为下一步“圈钱”提供了重要筹码。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均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房企大规模IPO使社会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必然促使市场火热,但同时也给房业带来相对的风险,一旦国家收紧银根,房企也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命脉,而上市为其提供最便捷的融资平台。因此,两个月的时间内多达30多家房地产企业积极筹备上市的情形便不难理解。房地产市场经过了2008年以来的调整,大型房地产企业包括有央企背景的企业更优先的得到支持,资金支持越来越向大型房企汇集,寡头发展阶段的前兆在今年越发明显。据报,前15名房企融资总额就超过了3000亿,约占同期整个中国房企融资总额的80%。其中,万科今年实现银行授信500亿元、增发集资金112亿元,融资总额为612亿元人民币,位居榜首。绿地、金地、SOHO中国、方兴地产分列2至5位。
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强劲的支持,都不差钱。上市成功所带来的大量资金,其首选还将是购买土地。因为,土地储备是考量房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也并不是说土地储备越多越好,一旦地价下跌,反会加大房企的风险。
正当房地产企业对IPO热情似火之时,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据预测,将有超过2700亿资金涌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然而,资金过度涌入房地产行业,很容易催生楼市和土地市场的泡沫。房企融资的成功,不仅会降低开发商用促销回笼资金的愿望,也可能进一步助长开发商的“捂盘、惜售”行为,同时会加剧房价的上涨。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进入一个“怪圈”,即融资成功—→炒高房价—→获取高价地—→推出高价房—→再行融资。在此“怪圈”下:想要当今的房价依据市场规律回归合理,是那么的不可预期。再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房价的力挺,购房者只能再望市而叹了。
目前政府不得不力挺高房价,如果房价真的降了,而导致地方财政减少及银行、央企、保险公司有损失,谁来承担后果,政府是不会冒这样的风险的,有了这层无可奈何的保护的高房价怎么会正常的回归合理呢!
在全世界房价都在下跌时,而中国的房价风景这边独好。不但不跌,反而在经济危机背景下还创出历史新高!试想,一旦市场这只隐形的手发挥其威力时,国内的房价还会坚持多久?一旦泡沫破裂之时,最受伤害的又为谁?这是不说而自知的。
综上,仕一邦www.shiyibang.com 相信大部分人都希望房企融资不只是为了“囤地”,融资再“囤地”如此以往的循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房企通过融资进一步增加土地储备,而拥有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这样做短期可能会获利,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并不是正常的轨迹,长远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大于利益,既然是房地产开发商,要做的好还是要推出优质的楼盘,不能为了圈钱圈地迷失企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