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叶嘉莹先生说柳宗元诗-8-

(2017-02-20 10:30:23)
标签: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柳宗元

唐诗

分类: 听叶嘉莹先生讲唐诗

4:35:15-4:42:15

王孟韦柳,中国山水自然诗的一个传统、历史,

柳宗元所写的山水自然诗的特色,外表上表现的是冷静的、超旷的,好像是旷达: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这些都是他反说的话,真正他自己的内心是热烈: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对于政治的理想是有一份关怀的热情。

刘子厚他不是一个无所关怀的人。

诗人关怀的大小,与你感发的生命是很有密切的关系的。

外表超旷,内心是非常痛苦、悲慨的。

他的山水自然诗,跟别人都不同:

两方面,透过冷静超旷,隐藏他的热烈关怀跟他的痛苦悲慨。

 

抒情的诗,就直抒胸臆,直接写他内心的感

情,把他隐藏的那一面直接表现出来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宪宗元和十年,

漳州刺史:韩泰

汀州:韩晔

封州:陈谏

连州:刘禹锡。

 

密雨斜侵薜荔墙:很密的雨点,斜斜地一直打

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侵:雨打上,跟侵略一样,打击的力量很大。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你要知道我以后怀念你,我只有梦魂中跟你相

见了,我的梦应该是常常追随着你的,在湖

北一带,在荆门郢树,你在那里,我的梦魂

就常常围绕着荆门郢树,跟那里的烟霭一同

环绕在那里。

国:首都。

七言律诗,杜甫写得很好,一般人写七言律

诗,因为它要对偶,对偶要平仄、要讲词类

的名词动词对偶的性质,他就被牵制住了,

柳宗元的七言律诗也不是很好。

杜甫以前的很多人的七言律诗都被局限了,就

是到了杜甫以后的柳宗元的七言律诗,你还是

可以看到他是被拘束的。对偶的拘束跟限制太

多了,说的就比较平板,

我以为柳宗元抒情的、直写胸臆,比较好的,

是他一首七言绝句。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首诗是写的很好的一首诗,充满了一种感

发的力量。

海畔尖山似剑

你要写你内心的痛苦,要透过形象来写,而在

写形象之间,我们说的microstructure,你所用

的字的品质,把你的悲哀和痛苦传达出来。

所以他说“海畔尖山似剑”,

真是有力量。就说我现在很悲哀很痛苦,这

样说不够,情景交融,把你的感情跟外界的

景物形象融会在一起了,借着形象来表达。而

这个形象之中,你用来形容每一个字都带着自

己的力量。

海畔 是什么?荒原。

尖山 ,他说的山是尖山,这个山你可以用很

多的字句来形容,你可以说青山,你可以说翠

峦,可以说远山,什么都可以说,但是他说

的是尖山。尖山,他要写它的锋锐,而这个

锋锐还不是要写山的锋锐,海畔尖山似剑

,跟那个剑的尖一样。他要写的是什么?你要

看到,接着下面的一句,他描写景物的字的成

分里边已经透露了他的感情

 秋来处处割愁肠

每当秋天的时候,他说当我看到海上的尖山,

我觉得每一个山峰都像剑的锋芒一样,刺到我

的内心,都使我内心流血的伤痛,是“割”,像

割裂一样,是刺伤的悲哀,怎么来到这么荒远

的地方。

“秋来”一方面是季节的荒凉,一方面那种迟暮

衰老的感觉。我们在讲柳永词的时候讲过,

秋士易感,因为秋天是一年快要完了,人看到

秋天草木的黄落,就想到自己生命的衰老,是秋

士易感,何况是柳宗元这样有政治理想、关怀

国家的人,贬到这么远的地方。

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

 “处处”两个字写得很好,每一个尖峰,每一

个山峰都在刺伤了我的内心,

若为化作身千亿,“为”就是“是”,“若为”就

是若是,他说假如是,我能够变化,就是人

对故国故乡的怀念到极点:我不能够回去,

因为我是被贬在这里了,没有诏书,你自己

不能够随便活动。

若为化得身千亿,变成什么?不是说变作草

木,让我的身体能化成千万个身体。我一个

人,柳宗元是一个人,让我能够化身成千万个

身体,像孙悟空拔根毫毛一吹变出了多少几十

万个,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我每一个身体都会站在山峰上,遥望我的故乡,

这真是写的沉痛,形象、感情、他的想象

海畔尖山似剑,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

得身千,我也要 散上峰头望故乡,真是写得

悲哀沉痛,写得这么尖锐,这么有锋芒,这

么有力量,这个是柳宗元。不久以后我们要

讲李商隐,李商隐也有他的痛苦和悲慨,可

是李商隐不是他这样子外射的,这样的发扬

的,这样有力量,李商隐是很深沉的,很深

隐的,我们以后讲李商隐的时候再讲。我们

现在,柳宗元主要讲他山水自然的诗,跟王

维、孟浩然、韦应物做一个比较,跟谢灵

运、陶渊明做一个比较。现在我是讲到他抒

情的诗,有政治理想,而内心隐藏了这么多

痛苦的人,同样表现深沉的痛苦,表现的方

式也不一样。柳宗元抒情的诗,都是比较有

锋芒的,比较尖锐的,比较强烈的。李商隐

是深沉的、是深隐的、是含蓄的,他痛苦的质

量非常深厚,他用另外一种手法来写。

根据

 

听叶嘉莹先生说柳宗元诗-8-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及所附光盘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